严学军:感恩何须送礼
作者:严学军
编辑:严学军 来源:教育之江 发布时间:2017-01-09 16:33:29
岁末年初,在总结成绩、计划未来的时候,总不会忘记一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一个人懂得感恩,才能精神富有,才能健康快乐,才能且行且远。
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感恩文化。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投桃报李,衔环结草。这一则则典故,无不教育我们在成长之路上要学会感恩,同时也要选择好感恩的方式方法。“感恩”两个字都是“心”字底,可见,感恩是一种发自心底的行为,是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是深刻的而不是浅薄的,是长久的而不是暂时的。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善意的友谊,会化作一种不忘初心的坚持,会化作一种令人自豪的成绩。
过去,人们逢年过节往往选择送礼来表达感恩,这在私人生活中,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比较而言却显得肤浅和世俗。用物质虽然在有些时候能表达部分感恩之情,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感恩的贬低和亵渎。真心实意帮助我们的人,绝不会渴求物质上的回报。《史记·淮阴侯列传》一则关于韩信的故事就说明这个道理。韩信少年时常常挨饿,一位漂母(洗衣服的妇女)见韩信饥饿可怜,每天将自己的那份饭分成两半,留给韩信一半。韩信非常感动,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对人的尊称)而进食,岂忘报乎!”虽然韩信功成名就后,以“一饭千金”报答漂母,但从漂母说话的神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并不是漂母的初心。
要做到感恩不送礼,还需要被感恩者的自我约束。《史记循史列传》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鲁国的博士公仪休在做鲁相时才德兼优,百姓很感激他。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有人就给他送鱼,他不接受。“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公仪休拒绝的方式诙谐而委婉,送礼者没有丢面子,自己也遵守了法纪,保持了清廉。公仪休式的自我约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充满了正能量的感恩,用不着送礼;而许多送礼,却是借感恩的名义,搞夜幕下的交易。利用“暮夜无知者”去感恩,实质是打着个人小算盘去行贿。名义无比高尚,实际无比丑陋,为党纪国法所不容。
我们提倡感恩何须送礼,一方面想让感恩更纯净一些,另一方面是让假仁假义的感恩者送礼空间更小一些。
推荐新闻
- 1
全省校园安全工作现场会暨校园安全协同共治体系建设推进会召开
教育之江
- 2
王浩调研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之江
- 3
暑假到,“官方带娃”模式再开启!第一天孩子们过得如何?走,探班去
教育之江
- 4
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工作
未知
- 5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异地过年是否可以成为常态?
未知
- 6
建党百年献礼 传承红色基因 浙江教育出版社送你一份书单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