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终身学习也能“零存整取” 教育有了“全省银联”

来源:浙江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15-01-23 18:50:00
日前,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成立。这是浙江省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灵活借鉴货币银行储蓄功能及特点,创新终身学习管理体系的一种积极尝试。
 
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有具体运行委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学分银行建设计划,下一阶段,省教育厅还将成立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学分银行建设方案和规划,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对学分银行建设及日常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管理委员会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设立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学分银行各项业务开展和运行。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依托当地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学分银行分中心。学分银行将逐渐覆盖全省各地。
 
“独木桥”变成“立交桥”
 
以前,要拿到学校的毕业文凭,或者在培训机构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道很狭窄,一般只能在一所学校进行学习,或在一个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不同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即使是相同或相似的课程内容一般也得不到互认。学分银行成立并有效运行后,这一现象将得到改变。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学分银行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宗旨,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使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成为全面推进浙江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对学习者来讲,扩大了个人学习的选择渠道,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可以减少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就业竞争力。对学校和教育机构来讲,教育服务将会得到更广范围的认可,效益将会扩大化。对于行业和企业而言,可以找到员工培训的更多途径,员工培训能够得到权威认证。
 
“零花钱”攥成“大红包”
 
学分银行将从教育系统开始,从登记入手,分步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并逐步建立课程证书、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等沟通衔接的制度,构建完整的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成果认证框架和统一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最终实现省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分互认和互换。
 
学习者不论何人在何处在何时,都可以在“银行”开设账户,记录自己各种学习经历,形成终身学习的个人档案,通过认证转换,最终兑换各种证书,让学习也称为一种积累,也成为自己在“银行”里的另外一笔财富。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经研究,决定成立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以下简称学分银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学分银行由省教育厅主管,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宗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管理。学分银行的具体运行委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为保证学分银行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省教育厅将成立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学分银行建设方案和规划,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对学分银行建设及日常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管理委员会下设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学分银行实体运行及各项业务开展,管理中心设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紧制定学分银行建设方案和规划,应从教育系统开始,从登记入手,分步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要密切与各高等学校等办学机构的合作,加强学分银行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各高校和省教育考试院应积极参与学分银行建设。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可依托当地电大建设学分银行分中心,并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和设施保障,确保分中心的正常运行。
 
学分银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单位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
 
浙江省教育厅
 
201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