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云端共育:万名幼儿开展了一场跨越萧山的阅读之旅

发布时间:2025-05-06 17:01:50

当童言童语通过AI生成家乡电子绘本,当AR技术将千里之外的场景搬进幼儿园课堂,一场跨越时空的“云端共读”行动在杭州市萧山区悄然展开。

  

  近日,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以AI幼教平台为载体,创新打造“云端共读·数智共创”育人模式,以一个平台、一个阅读资源库,通过一园一码、一家一码复制共用的形式,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学前教育资源共享网络。

  

  而在这场“云端共读”中,超20个园所,近万名幼儿,通过“阅读银行”了解《可爱的中国》,借助AI技术自创家乡故事,在跨越地理界限感知祖国山河壮美的同时,通过主题阅读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在善倾听、爱表达中激发爱祖国与爱家乡的良好品德。

  

  技术破壁:AI阅读里走遍家乡山河

  

  “妈妈,今天我们要去‘看’哪里?”“今天好像可以了解‘青藏铁路’背后的故事。”“那我们一起看吧。”……4月的春光里,每天和家长一起花上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一起阅读《可爱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不少萧山娃娃每天的期待。

  

  把纸质的书本“搬进”手机、平板,在动态画面与温柔讲解的交织中,孩子们 “走近” 黄河的奔腾巨浪、长江的浩渺烟波,沿着大运河探寻千年水运的繁华,跟随海岸线领略碧海蓝天的壮阔。巍峨的山脉、蜿蜒的长城、被誉为 “天路” 的青藏铁路,还有贯通古今的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都通过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而这些微课就在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所打造的“阅读银行”里。

  

  为促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普惠发展,萧山区以开悦幼儿园数智幼儿园项目为基础,迭代打造数智幼教共同体平台,在平台上设数智阅读资源库,首先试点园开悦幼儿园引进北师大出版集团优质儿童阅读资源,比如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可爱的中国》系列,借助平台的 AI 绘本创作系统,孩子们无需走出园所,就能在数字世界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同时,通过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1所试点园+10所示范园+N所实践园”分层辐射引领机制,区域内园所打破技术壁垒,通过一园一码、一家一码注册账号,都可以共享平台优质阅读资源。

  

  在这次阅读活动中,开悦幼儿园便联动开启幼儿园、河上幼儿园等20个园所,借助“亲子共读”“师幼共读”“跨园共读”三维联动,让近1万名幼儿通过幼教共同体平台的“数智阅读库”,在线持续倾听《可爱的中国》系列故事。

  

  为了提升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每周,老师们都会化身 “云端领读人”,精心录制主题绘本视频,上传至平台 “阅读银行”,以线上邀约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共赴书香之旅。

  

  孩子们也总是积极响应,纷纷在平台上打卡,有的孩子还会在评论区留言,有的分享自己家乡与故事中相似的美景,有的则迫不及待地和同伴约定 “下次一起‘云游’更多地方”,阅读的热情在云端持续蔓延着。

  

  乡情浸润:AI创作里品出家乡密码

  

  “奶奶喜欢在院子里把绿绿的雪里蕻晒成了黄绿色,却了晒出了不一样的风味。这是我每年春天最喜欢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河上镇,这里有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还有河上板龙,这可是上了央视的非遗,每年春节都会有,可好看了。”

  

  “我们的家乡话可有趣了。你知道‘吃勿落’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可爱的话音,童真的语言,在AI技术手段的加码下,变成一页页多彩的绘本画面,加上那些关于老房、节日、乡音的碎片记忆,在童心里拼成完整的故乡地图。

  

  这是这场云端阅读活动的第二篇章——自创家乡故事。孩子们纷纷化身文化小使者,进行创意表达。

  

  与此同时,孩子们的创造力如破土春笋般蓬勃生长。

  

  职工幼儿园大四班的丁悦好则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 DeepSeek 人工智能工具,深入梳理萧山古桥的悠久历史,并生成了会说话的“小七”数字伙伴,成为孩子们了解家乡文化的趣味向导。

  

  向阳幼儿园的沫凡小朋友化身 AI 主播,结合动画演示和生动讲解,让大家领略到桥梁建造背后的科学魅力。

  

  还有河上镇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幼儿运用豆包AI技术开展“数字民俗”项目,产生河上镇民俗活动的沉浸式体验,通过AI建模技术生成家乡三维动态场景。机关幼儿园大二班幼儿在老师帮助下,依托剪映软件打造历史人物活化视频,讲述清代学者毛奇龄爷爷的生平故事,并创意转化为动态绘本,通过智能抠像、动画特效及AI配音技术,实现历史人物与场景的数字化复原,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星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共同创作的《钱塘江小水滴杭州旅行记》,则以拟人化叙事为特色,将西湖人文景观编织成充满童趣的数字童话。新街中心幼儿园的《小镇故事》与世纪博奥幼儿园的《小脚丫游世纪城》,通过即梦AI技术实现城乡幼儿的创意互联,有效增强城乡幼儿的跨地域文化认知,同步提升数字素养与协作能力,构建起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城乡教育生态。

  

  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不仅是孩子们探索家乡文化的独特印记,更是数字技术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当童言童语与智能算法相遇,传统文化便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孩子的世界,让每一个稚嫩的心灵都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在科技赋能的云端共育中,照亮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未来之路。

  

  数智沉淀:万名幼儿的家乡资源库

  

  据统计,数智幼教共同体项目模式目前已形成AI家乡故事库、虚拟研学地图等数字化资源包,其中,平台中的“阅读银行”功能收录各园所家乡故事,“童语故事”实现多园实时协作创作。目前,平台累计收录幼儿原创数字绘本217册,形成涵盖8大类36小项的本土文化资源库。

  

  这些作品中,既有以 AI 建模技术还原的萧山萝卜干制作工艺,也有用动画形式演绎的毛奇龄生平故事;既有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勾勒的老街巷弄,也有通过 VR 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民俗场景。

  

  不少家长惊喜地发现,原本对家乡文化懵懂的孩子,如今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了解。“孩子不仅能准确说出萧山十景的名称,还能像模像样地讲述越王城山的历史典故。比我厉害多了,有时候不做功课,还会被他问住了呢。”开悦幼儿园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

  

  “我们正用数字技术重构幼儿文化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萧山区开悦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李阿慧表示。该实践形成“数字阅读输入——文化认知建构——智能创作输出”的完整育人闭环,以试点园开悦幼儿园联动多所新建园、农村园、镇街园,通过“1+10+N”的形式辐射了全区80%以上的幼儿园。

  

  每一个幼儿都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下阶段,萧山区将持续完善“AI+教育”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与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