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6
德龙激光“押注”新材料、高端装备领域!最新进展 中金资本:元老丁玮与高管安垣传失联后续会怎么发展 350轮竞价450%增幅,锦江区一商铺109万元起拍,601万元成交是真的吗? 重庆啤酒: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4.03%官方通报 王者荣耀半年吸金10亿美元,腾讯或将发力3A赛道后续来了 五矿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股东总数为51,463户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图解宏创控股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2117.28%记者时时跟进 寿险掉队,资管狂奔,华泰保险的非对称之道是真的吗? 中金资本:元老丁玮与高管安垣传失联 1503亿营收背后,吉利干成了一件比赚钱更重要的事官方通报 350轮竞价450%增幅,锦江区一商铺109万元起拍,601万元成交 图解甬金股份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34.64%实时报道 创金合信基金:看好算力、AI应用等机会后续反转 2025年中信用趋势|风电设备:价格竞争已近尾声,海内外强劲需求助推信用质量企稳学习了 图解川金诺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28.19%记者时时跟进 AI日报丨英伟达取代微软成头号重仓股!又一资管巨头公开持仓,科技股仍获青睐,医药股遭减持 图解卡莱特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81.26%最新报道 网易(09999)次季净利润同比增长27.26% 季度股利每股0.1140美元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图解雅创电子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43.20%实测是真的 图解凯因科技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7.19%太强大了 1.2%!日本二季度GDP超预期增长实垂了 【盘前三分钟】8月15日ETF早知道 稀土永磁概念异动拉升,华宏科技涨停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地产存量运营机会!对话中银证券夏亦丰:看好物业、养老和商业地产又一个里程碑 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或可能因监管审查趋严而推迟后续会怎么发展 卫龙美味盘初涨超8%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18%至约7.33亿元这么做真的好么? 华发股份上半年营收增长53% 中期拟10派0.20元 美财长澄清:我没有施压美联储降息 只是谈论中性利率! 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或可能因监管审查趋严而推迟 地产股开盘拉升 信达地产涨停太强大了 个人消费贷贴息,主要贴给谁? 禾赛科技获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激光雷达定点,新能源新车明年量产是真的吗? 龙国轮胎海外建厂三岔路口官方处理结果 大跨步向前冲!宇树机器人参加1500米跑比赛实时报道 高瓴HHLR二季度13F报告:重仓押注中概股,拼多多和富途居前二 甬金股份上半年营收超200亿元保持平稳 中期拟10派3元官方通报 华发股份上半年营收增长53% 中期拟10派0.20元学习了 大跨步向前冲!宇树机器人参加1500米跑比赛记者时时跟进 华发股份上半年营收增长53% 中期拟10派0.20元官方已经证实 引力传媒携手Mistine打通流量变现链路,种出全域好生意 潍坊国资新动作!潍坊国投将战略重组潍坊国资管理集团官方通报来了 官方通报来了 广州港深入长江经济带构筑“双循环”战略支点 10.51亿元! 海兰信拟收购海兰寰宇100%股权后续反转 龙国“两船”合并,全球最大!最新报道 云意电气:公司将持续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实时报道 开普云与瀚博半导体达成战略合作,共推国产智能体一体机后续会怎么发展 先锋电子:本末科技聚焦于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记者时时跟进 海洋经济大消息,融资客加仓多股!盈利超230亿元,601728公布半年报! 8月14日新光光电发布公告,股东减持82万股是真的吗? 广州港深入长江经济带构筑“双循环”战略支点最新报道 神剑股份:公司与奇瑞汽车暂无直接业务往来实垂了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月以来低点 交易员笃信美联储下月将降息专家已经证实 龙国海油首口超深水“探转采”一体化井首战告捷官方通报 亚厦股份:如有重大事项,公司将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相关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官方通报 交通银行携手华为打造金融网络运维大模型,重构网络运维新范式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10.51亿元! 海兰信拟收购海兰寰宇100%股权这么做真的好么? 小鹏汽车回应招聘 RISC-V IP 设计工程师:基于正常业务需求

假设你是一名天才横溢的游戏开发师,你带领你的5人团队设计出一款堪称现象级的游戏,正当你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你发现一家游戏巨头派人来找你了,他以给你丰厚的报酬为条件来收购你们的游戏,如果你拒绝,这家游戏巨头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挤压你,让你举步维艰,最终破产,被低价收购。

这个情景是很多小有名气并心怀梦想的游戏工作室会遇到的,也似乎成了游戏业无法破解的困局:如何在垄断下生存?因为小公司(甚至是游戏工作室)不敢也不能做和大型厂商类似的游戏内容,只有在夹缝间靠创意生存,但稍微做出点成绩就会面临被大公司强行收购的问题,如果拒绝收购就有极高的概率被挤压直至破产。

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资本、IP、渠道等资源进一步向金字塔尖的龙头公司集聚,这使得大厂商的资金、技术团队、市场占有额更加雄厚。"洛克人之父"稻船敬二在2014年的采访中,他明确表示"日本游戏产业"已死,他认为,日本的主流游戏产业就像一颗开始枯萎的大树,虽然尚未彻底崩溃,但只是勉强站立着,而他发出此感慨的原因就是看到了日本游戏业的垄断。

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洛克人之父"稻船敬二

但事实真如稻船敬二先生所说的如此悲观吗?虽然经济学基础知识告诉我们,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状态,而与其完全的相反的垄断市场最缺乏效率(当然这个原理存在争议,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企业可以更为集中地投入研发,因此或许更为有利),但具体到游戏业,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任天堂时代是游戏业毫无疑问的黄金时期,其间经典名作迭出,而当时任天堂的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达到90%以上,属于超级垄断厂商,其垄断力远非今天的游戏巨头能比。

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游戏业的垄断?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游戏的产业链和本质属性两个方面来谈。

平台是一种商业模式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款游戏从研发到玩家体验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以一款3A大作的诞生为例,它将不可避免地至少接触到4个"商",它们是:开发商、发行商、渠道商和平台商(下面简称平台)

首先这款3A大作从无到有必须经由开放商之手,而投入游戏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但是这种投入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万一市场反响平平,就极有可能面临亏本的风险,因此人们常常称每开发一款大作都是一次豪赌,以《最终幻想15》为例,这款耗时10年之久的游戏巨作在发售之前曾让游戏总监田畑端胆战心惊,因为SE实在是输不起。

现在游戏开发完成了,那么在哪里发布呢?自然是在平台上发布,比如PS4、Xboxone,我们下面再讲平台因为这其中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怎么让游戏进入平台,这就需要用到发行商和渠道商。

发行商在付一笔数额客观的授权金给开发商后,就能获得游戏指定市场授权,进而发布游戏,因此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合作方和打广告,这属于经营的范畴。虽然听起来发行商好像很虚,但其实他们的工作很不容易,因为要做用户获取的代价非常高昂,而且其挣得的利润还要分给渠道商和平台。因此,发行商挣钱也难。

下面是渠道商,渠道商就是发行商的合作方,也称分销商,他们花钱从分销商那里购买游戏然后做市场分销,赚取中间差价。所以,和开放商一样,他们也要承担亏本的风险。

最后是平台,也就是游戏最终发布的载体,这是游戏产业链中唯一一个可以坐地收钱的环节,无论是收益规模还是利润率都很高,且运营成本极低。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大的平台是AppStore和GooglePlay,所有上架这两个平台的游戏都要上交30%的收入分成,也就是说,玩家充100块,苹果就拿走30块。

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这样分析看来,游戏产业链中只有平台赚钱最多也最容易,而这正是垄断的前提,所以我们所说的游戏业的垄断商,其实是指巨大的游戏平台,而垄断是游戏商业模式的产物,也是必然。我们不妨反过来想,如果市面上有100多个平台,那么一个骨灰级游戏爱好者想要玩到今年发售的所有游戏,是不是要买100多个游戏主机呢?

而另一种常常被人们误以为垄断厂商的游戏公司,比如SE、EA、育碧等,它们实际上是研运一体的厂商,也就是自己开发游戏,自己发行,但它们还没有上升到垄断的地步,只能算作寡头,就不作讨论了。

游戏是更偏向于服务,而非偏向于产品

要理解这句话很简单,首先电子游戏是公认的第九艺术,而艺术属于文化范畴,那文化偏向于服务还是产品呢?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为什么?

因为游戏服务的对象不仅是玩到这款游戏的玩家,还有没有玩到该游戏的人。无论是发售前的宣传片,一次次版本更新的新闻所带来的刺激,都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当然,也包括你现在免费看到的我写的这篇文章)。其中尤以直播最为突出,很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寝室购买到主机游玩,于是选择在直播平台上观看自己喜爱的游戏(正好这两年中国的直播业如火如荼地展开),反过来这也会刺激他们购买游戏。

讨论:如何看待游戏业的垄断?

而对于玩到这款游戏的玩家来说,他们可以不依赖游戏开发商自发地形成自己的社区,他们可以在社区里交流心得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甚至启发,这种风潮随着跨平台体验的兴起正越来越剧烈。比如《我的世界》已经不仅仅是一款游戏,而是全球性的文化产物,这和前几年的《魔兽世界》的风靡是一样的道理。

明确了游戏是一种服务,很多问题也就迎难而解了,你能说服务被垄断吗?这似乎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就算这个观点成立,服务被垄断难道不好吗?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带给消费者良好的体验,这也就是所谓的品牌的力量,更有甚者,称之为信仰。

很多人对垄断商带有主观的偏见,总是期待一个英雄能够改变格局,击败垄断巨头,但现实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尽管你可能不满垄断企业,但平心而论,你比得过他们吗?当然,如果你非要问小公司有没有击垮垄断商的可能,理论上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只要你能重新定义"游戏规则",比如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但问题是,就算你改变了世界,你也一定会走上通过资本积累完成垄断公司转型的道路,到头来,你击垮了一个垄断商,你自己变成了垄断商,垄断依旧存在。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垄断是一个常态,是商业模式的产物,小公司不必和垄断商死磕,而是找准自己的定位,顺势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