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6
外卖大战转向持久战,美团玩起了社交裂变后续反转 卖惨视频为虚假摆拍,只为卖课牟利!美团骑手“苏星颜”被行政处罚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京东集团(09618)绩后挫逾3% 次季纯利跌5成 新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扩大记者时时跟进 证券板块震荡反弹,长城证券涨停官方通报 中金:维持吉利汽车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6港元 食品安全概念持续走强,海能技术涨停 美国收益率曲线陡峭拉响通胀警报,欧洲却现套利良机又一个里程碑 证券板块震荡反弹,长城证券涨停 食品安全概念持续走强,海能技术涨停官方通报 港股内房股普涨 龙国金茂涨超5% 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官方处理结果 抖音测试“快递”功能 知情人士:仅能查询散件信息,与电商平台无关官方处理结果 人民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丨长三角加力破除市场分割实垂了 苹果iPad mini发布在即 iPhone 15为新机让路跌至冰点价遭疯抢! 京东集团2025年二季度业绩亮眼 京东工业太璞数实一体供应链助力行业数智转型 券商股再度拉升 长城证券3连板实时报道 抖音测试“快递”功能 知情人士:仅能查询散件信息,与电商平台无关 京东集团2025年二季度业绩亮眼 京东工业太璞数实一体供应链助力行业数智转型官方处理结果 信维通信第二季度业绩亮眼 深耕研发筑牢AI布局撬动新增量记者时时跟进 龙国中冶新签合同6113.4亿学习了 金龙鱼,开启增长新周期官方已经证实 国家数据局: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券商花式“撒红包”,AI带来新玩法!818理财节来袭!秒懂 12.45万美元!比特币再创新高,还会继续涨吗?太强大了 央行定调!国有五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纷纷推出利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企业信用贷款后续会怎么发展 新产品发布前夕,Apple Watch血氧功能回归! 12.45万美元!比特币再创新高,还会继续涨吗?官方处理结果 12.45万美元!比特币再创新高,还会继续涨吗? 龙国重工,申请终止上市 券商花式“撒红包”,AI带来新玩法!818理财节来袭!记者时时跟进 国家数据局: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学习了 瑞士解除对新建核电站的禁令后续会怎么发展 首份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亮相 西南证券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新产品发布前夕,Apple Watch血氧功能回归!后续会怎么发展 新产品发布前夕,Apple Watch血氧功能回归!后续会怎么发展 中天科技拟斥资约5.74亿元在海外设立公司后续来了 能源和电子器件业务双引擎高增 中光防雷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1.87%官方处理结果 固态电池专题:全固态电池:锂电池的下一代解决方案【民生电新】后续来了 券商花式“撒红包”,AI带来新玩法!818理财节来袭!后续来了 张一弛拟任华创副所长最新进展 三棵树: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107.53% 内控存在缺陷!百傲化学收监管警示函实时报道 时隔六年再现保险巨头互买,能否撑起全面牛市? 海思科13.65亿定增遭监管11连问 高分红与研发资本化疑云笼罩转型之路 国科军工:截至2025年7月31日股东人数为17740户又一个里程碑 上证突破3700,还有哪些指数被低估? 不止龙国在打,亚马逊也盯上了“即时配送”,要跟沃尔玛“打一架”最新报道 月内两次!央行再度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新规,今起正式实施太强大了 周鸿祎:这么多年,360做对了这几件事又一个里程碑 李大霄:好股不要被抖下车官方已经证实 周鸿祎谈AI: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一块共勉,坚持资源的集中专家已经证实 周鸿祎:要形成足够的锐利和压强,才能在市场里能打开一条血路 周鸿祎:这么多年,360做对了这几件事是真的? 三棵树: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107.53%官方通报 大丰实业: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华为 WATCH 5 全新星河蓝、极光绿配色发布:鸿蒙 5 系统,2699 元起 对话Rokid邵华强:阿里、小米卷入“百镜大战”,Rokid如何应对?太强大了 生益电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52.11%

 对于射击游戏来说,“难度”似乎是一个颇为微妙的问题。一方面,在大多数作品中,其本质目的是让玩家体会到刺激的杀戮快感,这也意味着,在射击游戏中,应将游戏的难度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但另一方面,随着游戏继续,其难度也应当像阶梯般提升,否则,玩家便会感到游戏毫无挑战,进而对其丧失兴趣。  也正是因此,如何调节射击游戏的难度,在迁就玩家的同时,又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成就感,注定需要设计者动一番心思。对这个问题,人们先想到的手段一定是增强或削弱游戏中的AI,但这种手段有时实际并不可取。的确,在《战地1942》等老游戏中,确实有一些特殊的选项——比如,你可以通过改变CPU的运算时间分配,提高AI的所谓“技能”,影响AI开火的准确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敌人500米外一枪爆头的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AI的本质不过是一段程序,这类调整并不会让敌人显得更“精明”——它们仍然在犯各种低级错误,比如大片扎堆、或径直冲到玩家的枪口下——这就让人感到很不自在。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对老游戏《战地1942》还有印象的玩家,一定不会忘记“AI Skills”和“CPU-Time Given to AI”这两个选项,它们分别指的是AI的技能水平,和CPU分配给AI的运算时间,在这两项调高之后,经常出现敌人在几百米外一枪爆头的现象,但平心而论,这两种调整并不适合用在射击游戏的单人战役里  正是因此,在射击游戏中,要想改变难度,最常见、也最基本的方式并不是对AI下手,而是增加敌人的种类,并调整他们的火力和属性,同时,开发者们还会把不同的兵种组合起来部署,以弥补两者在属性上的缺陷。但问题在于,正如这张图中展示的那样,一旦游戏中敌人的组合变化越大,玩家感受到的难度变化也就越大——有时,他们在主观上很难适应。不仅如此,在游戏中,敌人的出场有时还要受到设定、剧情等因素限制,显然不能胡乱修改。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对原文章作者Pete Ellis列举的、兵种搭配对游戏难度的影响实例,取自其参与开发的《杀戮地带:雇佣兵》,其中白线为各个兵种搭配不同时、对应的难度变化,而蓝线则是随着游戏进行、玩家对游戏变得愈发熟悉时,其操作技巧的提升情况。如其中所示,仅靠兵种搭配,两条线还不是很契合——表明玩家有时会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也正是因此,在调整游戏难度时,设计者还要采用许多其他的手段——如果设计者够精明,他们一定会善于利用环境,影响AI的行为,保证游戏难度呈阶梯状上升,同时,此举还可以挑战玩家的技术,避免重复无聊的局面出现。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如果兵种搭配和地形因素结合起来,玩家就不会感到难度变化特别突兀了  许多看似平淡的场景内部,其实大有名堂,因为在室内环境中,物体的摆放往往影响了敌人的运动能力,而后者又和游戏难度有直接的关联;我们知道,运动中的敌人位置会不断变化,同时子弹也会有飞行时间——这就要求玩家在开火时进行简单预判——假如敌人的运动越频繁、越不规则,玩家失误的概率也会上升。这也意味着,如果游戏要降低难度,完全可以限制敌人的运动。而且从另一种角度说,跑动频繁、身手敏捷的敌人会给玩家带来一种压力:他们仿佛无处不在,而且精力极端充沛;而移动缓慢的敌人则会让玩家感觉软弱可欺。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对于身手敏捷、让人产生心理压力的敌人,不知为何,编辑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游戏中的角色,而是《异形》系列中的抱脸虫

  对此,有人会问,为何不直接调节敌人的速度呢?因为这会让游戏显得反常。试想,在游戏后几关,当玩家看到一个初期步履蹒跚的敌人、突然开始上蹿下跳时,内心会泛起多少尴尬——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的问题,在限制敌人的移动上,游戏通常会怎么办?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无论AI被吹得有多么神奇,它只会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行动。举个例子,在《杀戮地带》系列中,有一个叫突击兵的兵种,其武器是突击步枪,有效射程比霰弹枪更大,比狙击枪更小,定位则是敌人的主力杂兵,武器射程介于霰弹枪兵和狙击手之间——正是因此,他们会在最大活动半径内的掩体后方来回移动,并主动与玩家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这样的一种敌人,开发者该如何让他们动起来、进而增加游戏的难度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在其运动半径内设置若干掩体即可,一旦进入战斗,它们便会在AI的命令下频频转移阵地;相反,如果要降低游戏的难度,设计者们只需要减少掩体的数量,并且在AI中增加这样一个设定:只有当玩家冲到眼前、或者附近有手雷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主动放弃阵地。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在这种地形下,AI突击兵会在设定的最大运动半径内来回运动,而不是蹲守在一处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掩体距离过远,AI只能蹲坑到底,进而被玩家打靶

  这种设计调节了游戏难度,还让敌人的行为不会显得抽风。另外,在布置物体时,设计者们有时会采用另一种套路:在战场中央设置一个“无人区”,这里没有任何遮蔽物,无论敌人还是玩家,只要冒然闯入,就会遭到密集的火力袭击。  在手段上,这种设计要比早期射击游戏中、随意设置障碍要高明很多——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未知环境,多数玩家都会选择先肃清威胁,而不是简单地一冲到底。也正是在这个“被阻止”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游戏在给他们设置挑战。举个例子,在《杀戮地带:雇佣兵》靠前的一场战斗中,玩家的目标是抵达远处一条可供攀爬的钢管,而在钢管前方,开发者便设置了一个类似的无人区,玩家和敌人分别在无人区的两边。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中央的黄线区就是无人区

  这个无人区有多深?它比敌人的活动半径略大,但比武器的射程要小:这也意味着,只要AI不出问题,对方就不会冲到中间当靶子,而是老老实实地躲在掩体后面射击。同时,玩家也必须花些心思寻找掩护,直到所有敌人都被解决。另外,我们还发现,所有掩体都正对着你最终要攀爬的那根管道,这充当了一种引导——指明了玩家的前进方向所在。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受移动半径限制,敌人不会跑到无人区中间;另一方面,玩家也会老老实实在掩体后面射击

  事实上,这幅地图中的名堂还有更多:由于环境设置使然,这里的敌人无法包抄到玩家侧翼——考虑到这一场景出现在战役前半段,这么做实际是限制了游戏的难度。如果在无人区右边增加一些掩体,情况就更不一样了。这种情况下,敌人的移动将更加频繁、活动区域也更广,比之前更难命中,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包抄到玩家的侧翼,并从更有利的位置展开进攻。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如果环境允许敌人包抄到你侧翼之后,整个游戏就变得难得多了

  配合上面这张图,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允许敌人包抄后,游戏难度发生的变化:这时,你需要搜索的区域从30度扩大到了120度,同时,侧翼也没有任何遮蔽物。一旦有敌人包抄到侧翼,你的作战计划被完全打乱了,只能在猝不及防中转移阵地。  同时,各种物体还会影响敌人和玩家的视野,这一点也会影响游戏的难度。有句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如果玩家能事先察觉到敌人的位置,或者猜到它们正在向哪离移动,便很容易在游戏中占据先机。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在《战争机器1》的这个场景中,敌人实际是从一连串低矮掩体后移动着突入交战区的,此时击毙他们就相对容易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游戏中掩体的高低其实也大有名堂,如果掩体相对较低,玩家查明敌军的位置就很容易,因为他们一跑动起来,就很容易暴露行踪——而在一些游戏里,即使在蹲伏状态下,他们的后脑勺或脊背也会暴露出来,这就给了玩家击杀他们的机会。上面这张截图,展示的是《战争机器1》中靠前的一关,可以发现,敌人实际是从掩体后方一路移动,冲入交战区的。由于掩体比较低矮,玩家可以在敌人移动时发现他们的踪迹,进而开火将其击毙。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当处在低矮掩体背后时,敌人的态势就相对不利了。但另一面,如果处在低矮掩体背后,玩家反而有一定的战术优势:首先,它们的存在遮挡了子弹,同时,由于射击游戏中,玩家的视角比真实视角更宽阔,因此,虽然你的人物完全处在掩体背后,但你仍然可以看到一部分前方区域。  当然,低矮掩体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由于在攻击玩家之时,敌人只暴露出了头部,这也意味着,游戏变得更考验玩家的技巧了:至于较高的掩体则是另一回事了,它完全遮蔽了敌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掩护,让玩家无法察觉敌人运动到了何处——此时,玩家要么只能等待对手探出身来,要么只能运动到更有利的位置。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在游戏中,一旦敌人占据的掩体被设计成上图所示的城垛式,玩家遭遇的麻烦无疑就大得多了

  在游戏中,高矮不一的掩体组合起来,还会产生一些有趣的效果:在许多游戏中,为了增加难度,设计者会将掩体布置得像是城墙上的城垛(见上图),这在赋予了敌人良好视野的同时,还增加了近乎全方位的保护。而以上这些设计,通常还会和高度结合起来,令游戏难度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这张图展示了高度+掩体给敌人带来的优势,其中红**域为被攻击方暴露在外的面积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荣誉勋章》和《使命召唤》中的诺曼底登陆关,如果你打开作弊器,开启无敌模式,仔细观察对面的敌人,会发现它们不过是悬崖上的三挺机枪和若干步枪兵而已:而结合下面这张图你会发现原因所在,如果你处在下方、仰攻敌人时,敌人暴露的面积极小,对你的动向却可以了如指掌——这种布置实际降低了玩家的命中率,并对敌人做了极大的增强。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在诺曼底登陆关中,把玩家打得死去活来的,其实是一个掩体和几挺机枪而已

  在射击游戏中,有一句行话——“你无法干掉看不见的敌人”。其背后的潜台词是,在一些环境中,为提高游戏难度,设计者们会故意把敌人部署在玩家的视线盲区内。其中具体的方法,就是增加各种阻挡视野的物体,而作为AI,这些敌人却完全不用担心视野问题,并以更巧妙地方式接近玩家,或者占据更有利的射击位置。  在《最后的生还者》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名敌人在远方跑动,穿过了画面中心的商店入口,虽然他的武器只是一块木板。但在玩家左手这边,却有汽车和水泥柱等遮蔽物,而在窗口附近还有一些阻挡视线的物体。在游戏时,由于被其它因素分心,玩家很难发现威胁正在逼近,此时,其给玩家带来的威胁,要远远大于那些大摇大摆出现在你面前的、手持远程武器的敌人。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红箭头所指之处就是那个手持木板的敌人

  当然了,从另一种角度说,假如游戏要让玩家突突突得更为爽快,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利用各种物体,把进攻的敌人赶入一条通道,这种做法不仅暗示了敌人出现的区域,还能让玩家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用火力将他们成片打倒。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让敌人“看不见”的另一种做法,就是增大敌人布置的间距。比如在通道两侧各布置一名敌人(如上图),面对这种情况,玩家的目光便只能屏幕左右两侧来回搜索。不仅如此,如果AI做得复杂一些,这两名敌人还可以交替进行掩护——在一个人装弹时,另一个人会进行火力压制——这个设计虽然只将敌人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但提高的难度却显然不止于此。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在上面三张图所示的情况下,如果你将枪口准星转向其中一个通道口,另一个通道口及此处部署的敌人都会消失在视野中。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手段:将敌人的间距拉大,让他们无法同屏出现(见上图),这样的话,玩家在专心攻击一个目标时,往往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敌人打中,此时,玩家可能需要几秒的时间才能发现威胁所在。更有甚者,设计者会让敌人从玩家后面刷出来。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不妨以实例对上述手段做一番总结:假如游戏要制造这样一个场景:在前几关,让你扮演的角色突袭仓库内的敌人。那么,其中具体会怎么安排,才能让你找到“出其不意”的感觉?  这些做法可能包括: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1.限制敌军的运动,令它们更容易被打中。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2.在敌人前方制造一个无人区,同时限制AI的移动范围,让它们只能龟缩在掩体里。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3.让你有机会从侧翼进行包抄。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4.在区域内设计一个“火力通道”,令玩家可以发现所有敌人的踪迹,并对其进行打击。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5.令敌人处于较低的位置,让玩家可以居高临下展开攻击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6.增加对玩家有利的视野遮蔽物,使玩家可以在敌人的视线中“完全消失”

射击游戏中,地图是如何给玩家“挖坑”的?

  7.不为敌人设置任何出兵点,或者只将出兵点设置在敌军身后的醒目位置  相反,如果要让玩家陷入苦战,设计者只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即可。  虽然说,上面提到的做法都比较肤浅,但我想,看了上述示例之后,你应该对射击游戏如何用地图“挖坑”有了一定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