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16
券商8月已调研162家公司电子、机械行业热度高 创新药出海有看点后续会怎么发展 午盘:美股继续下滑 国债收益率攀升令股指承压官方通报来了 经济学家萨默林确认竞选美联储老大,支持大幅降息是真的吗? 卤味不好卖 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寒武纪再辟谣!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等相关信息为不实信息后续会怎么发展 人形机器人,竞技只是表面最新进展 A股一天成交2.3万亿元!有人狂欢有人慌:3700点得而复失最新报道 观点直击丨IFC出租率维持超82% 越秀房产基金多渠道稳经营 午盘:美股继续下滑 国债收益率攀升令股指承压 万亿小米 非洲掘金是真的? 【券商聚焦】招银国际维持361度(01361)买入评级 指上半年业绩略逊预期 日本央行加息预期推动日元升值,美元兑日元跌破关键技术支撑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网传大疆销售部门调整、两大负责人相继离职,大疆回应:报道不实官方处理结果 液冷服务器概念局部拉升,欧陆通涨逾18%是真的? 近一个月156家公募调研近4000次,TMT行业备受青睐 近一个月156家公募调研近4000次,TMT行业备受青睐 记者时时跟进 李大霄:3700大关或有颠簸专家已经证实 再探罗马仕:员工称没接到招聘通知,经营困境已波及供应商太强大了 卧龙电驱,来自浙江绍兴,递交招股书,冲刺A+H 外高桥造船两艘新船同日下坞专家已经证实 美财长“指点”日本央行:应付通胀动作太慢 该赶紧加息了!后续反转 一度大跌超13%!华康洁净董事长谭平涛被留置实测是真的 DeepSeek增加这项功能!寒武纪股价迈向千元大关!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频现溢价,买盘资金强势!后续反转 甘肃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6.87%实测是真的 新恒汇:最新的股东数量将在8月19日的半年报中披露是真的吗? 小鹏汽车回应招聘 RISC-V IP 设计工程师:基于正常业务需求 理想汽车再度重大调整! 198亿!B站全球总部大楼封顶 齐鲁银行:“齐鲁转债”实现强赎反转来了 理想汽车再度重大调整!官方已经证实 小鹏汽车回应招聘 RISC-V IP 设计工程师:基于正常业务需求记者时时跟进 太辰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18.02%学习了 贝斯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0% 8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市场预期MLF也将加量续作官方通报来了

11 月 27 日消息,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眼下的处境步履维艰。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冲击全球汽车行业,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 这些曾被视为国民品牌的企业,正逐步沦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艰难求生,因为中国本土车企正以一波接一波的电动汽车强势占据展厅。同时,中国品牌也在进军东南亚市场,迅速侵蚀丰田、本田和三菱等传统日本品牌的优势地盘。

根据彭博社对汽车销售与登记数据的独家分析,2019 年至 2024 年间,日本车企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下滑幅度位居各国车企之首。

在中国市场,彭博追踪的六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连丰田的销量和产量也停滞不前。在东南亚,尽管日本品牌曾享有高度忠诚度,例如 2019 年印尼市场几乎每辆车都来自日本车企,但如今中国品牌正在逐步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泰国和新加坡,日本车企的市场份额已从 2019 年的 50% 以上跌至 35%。

尽管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在皮卡等细分市场仍有优势,但总体形势对这些曾以效率和可靠性闻名的日本车企而言颇为不利。

亚洲市场的衰退与全球挑战

亚洲市场份额的流失不仅令人担忧,也预示着日本车企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虽然高额关税目前阻碍了中国车企在欧美市场销售乘用车,但在全球范围内,日本车企在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上明显落后。这种滞后可能让它们在这个以尖端电池技术和智能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付出惨重代价。

东南亚市场也在悄然变化。曾经由日产和马自达主导的街道和高速公路,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的车标和设计风格。

丰田在东南亚的优势主要来自其区域生产能力。它在东南亚工厂生产的大排量汽油车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2023 年,丰田生产了约 1100 万辆汽车,其中泰国和印尼合计占了近 10%。

然而,在印尼前首都雅加达,虽然丰田依然是道路上的主导品牌,但日产几乎成为“濒危物种”。本月早些时候,日产报告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包括产品线老化、促销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北美市场缺乏混动车型,这迫使公司采取裁员和减产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印尼市场异军突起。今年 7 月,比亚迪刚刚向印尼客户交付首批汽车,仅两个月后便跻身当地销量第六的品牌。雅加达旗舰展厅的工作人员透露,起售价为 4 万美元的中型电动掀背车“海豹”最受欢迎。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危机,日本车企正加强合作并投资长期项目,例如开发车载软件、固态电池等技术,试图重获市场主导地位。

今年早些时候,丰田展示了一款“碳中性内燃机”原型,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混动车技术。同时,丰田也在开发自有软件平台,以抗衡中国电动车的豪华配置。

本田、日产和三菱则在深化今年新成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发软件和电动车基础设施。这一战略暂时在北美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过去两年中,北美电动车增长放缓,而混动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回升,这恰恰是日产和丰田的强项。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电动车之都,这一策略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日本车企付出了沉重代价。

日本制造业优势的逐渐丧失

日本在大规模汽车生产方面的声誉也在下滑。20 年前,日本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11%。

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然而,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中国电动车需缴纳高额关税,这促使比亚迪等公司考虑在当地设厂以规避关税,也推动它们加速扩展至其他市场,实现全球化雄心。

彭博情报指出,中国在低成本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车企在海外建立强大供应链的能力,使它们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据了竞争优势。

尽管中国品牌在关税实施之前就已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发起攻势,彭博情报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辰夫认为,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他表示:“他们很可能会加大推进力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