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集团化办学,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
2013年,秀洲区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为动力,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不断缩小城乡学校校际差异,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愿景,启动全市首个镇域教育集团的组建工作,成立了磻溪教育集团,新塍镇磻溪小学为本部,下辖洛东、八字、桃园和新农四个分校,设立集团总校长、校区校长,以“一个法人单位、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集团班子”的一体化运作方式,实行“三统一、二统筹和一独立”的管理模式,即:决策体系统一、教育教学管理统一、教师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筹、资源配置统筹,校区考核独立。
一、以刚性制度保障教育集团运行。多年来,磻溪教育集团形成了一套以章程为统领、规划为牵引、制度为保障的运行机制,确保教育集团及各校区年度工作的有效实施。制定了教育集团章程,明确集团宗旨、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及各校区的权利和义务等。教育集团和校区发展的以三年为周期,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长期和近期发展的目标。制定和完善教育集团管理制度,在集团制度的框架下,形成校区管理的相关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二、以教师流动促进教育理念下沉。加大教育集团总部与分校间的教师有序流动,建立集团总校骨干教师下沉分校交流的工作机制,并将年青教师在集团分校任教经历纳入职称评审、评优推先、年度考核的指标要求,确保集团分校的教师队伍年龄合理、学科专业均衡。创新推进技能学科教师多校区走教制,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体艺课程的开设。
三、以优化环境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家门口的优质学校首先看办学条件,这也是群众第一感官印象,是老百姓选择“家门口”学校与否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磻溪教育集团不断加大农村小规模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做到了教育资源配置集团总校与分校同标准,公用经费按“基数+人均”保障,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启动“农村温馨校园”建设,落实校园育人环境、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
四、以特色办学推进办学活力激发。深入推进教育集团特色化办学,全面推进“一校一特,一校一品”,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深化集团总校和校区品牌建设,集团总校以品牌儿童画为抓手,全面推进艺术、体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引领集团分校结合师资特点,探索推进特色办学,形成了劳动实践教育、非遗文化传承、童玩体育特色等一校一品的特色品牌。
五、以城乡结对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2021年起,磻溪教育集团与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建立教育共同体,以“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教学协同、项目评估”的协作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由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对教育集团总校及分校在业务上给予引领、指导,在学校建设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实现借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