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学思践悟,课堂赋能——海宁市小学数学中级教师90学分培训班第二次实践培训活动举行

作者:吴秋霞 来源:吴秋霞 发布时间:2023-08-03 14:40:45

为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成长。5月11日,海宁市小学数学中级教师90学分培训班第二次实践培训活动在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举行,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70余位老师参加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活动分上午、下午两场。上午是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由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金哲、王瑾昱老师执教二下第九单元《推理》,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共展风采。

  

金老师从猜一猜游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不是……就是……”的简单表达帮助学生进行推理。接着根据教材例1展开新授,通过“指名说”“老师引导说”“同桌相互说”“边说边连线”等方式,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与结论。在练习环节,金老师先用好教材中的做一做,及时巩固连线法在简单推理中的运用,接着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本,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的目标。

  

紧接着,王老师以“帽子店”的情境材料贯穿课堂,呈现了一堂扎实、创新、有深度的“推理”课。在新授环节,王老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层层深入,抓住“关键词”(确定、不是、就是),培养学生简明扼要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同时拓展“列表格”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环节,王老师设计了两道不同层次的原创题供学生选择,既巩固了学生所学,又拓展延伸了学生的推理经验与能力。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丰富了推理活动经验,形成了推理意识。 两节课后,两位上课教师分别就自己的课进行说课。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低段数学专委会主任沈敏亚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分析点评。

  

下午由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吕爱炎和吴秋霞老师带来两堂具有深度的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吕老师收集平时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一些典型习题,汇集成了一堂图形与几何拓展练习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等量代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第一环节让学生在长方形中找最大的正方形和最大的圆。通过找出两个相等量,让学生初步体会“等量”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环节设计了圆和方的两种不同的组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找两个图形之间的相等量,通过“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渗透相等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之后的练习延伸中巩固找到相等量再合理的代换的策略。最后,将等量代换策略扩充至数与代数板块,让学生再次体会等量代换的作用。

  

吴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六下《数学思考——找规律》。她将这节课定位为一节专项练习课,围绕“精选‘一’道题”“击破‘一’难点”“类推‘一’类题”的策略展开,把教材中的两道题作为精选题,运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从最简单处入手,逐渐递增,并在此过程中,借助图形与算式的融通,助力学生深入思考,多角度观察、比较、归纳,然后找出规律。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练习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课后两位老师就六年级复习课的课型设置思考及教学实践探索和与会老师进行了交流。吕老师以“结构五式:小学数学总复习‘增值’策略研究”为题,重点介绍了五类课型的不同的“增值”复习策略。吴老师则结合两节课的教学实践进一步阐述了策略的具体实施。同时在互动交流中也听取了现场老师的评价与建议。

  

通过本次90学分培训班培训活动,所有学员们定能学思践悟,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