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绍兴越城:“三严”举措破解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三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3 16:18:04

绍兴市越城区高度重视校外培训治理,聚焦信息来源、调查移交、处理通报等关键环节,从严防范遏制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不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持续营造清朗教育环境。2023年开年起截至5月底,共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5次,出动人员776人次,排查机构306家,查处托管类机构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20家,非学科类机构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12家,个人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14起,约谈机构(个人)66个,移交综合行政执法局46件。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5期,通报问题机构46家。

  

信息来源对待“严”,破解隐形变异“发现难”。该区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信息来源摆在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突出位置,梳理信息来源,严肃核实问题线索,着力破解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存在的“发现难”问题。比如发动师生、家长,形成家、校、社合力,梳理学校周边区域等重点场所和小区,形成群众反映强烈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问题清单;借力工作资源整合,排查工作盲区,全面细致收集相关信息,发现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线索,如数据稽核工作中发现问题集中区域2个,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机构5家,非学科预收费标准专项排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机构2家;重点梳理“双减”工作启动前学科类转为非学科类和托管的机构,此类机构基本存在“假注销、真运营”、打“擦边球”现象。

  

调查移交监管“严”,破解隐形变异“查处难”。该区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工作全面纳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筹各方资源,完善联动机制,严肃查处问题机构,着力破解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存在的“查处难”问题。该区主要采取案件跟踪督办机制,聘用教体局新入库的年轻后备干部,作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员,发放监督员工作证,分4个片区负责,协助处理日常巡查,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科成员成为专门力量队伍,跟踪督办信访举报等问题清单的查处工作;案件查处会商机制,制定执法工作实施方案,梳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处置难的机构情况,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会商案件查处工作,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健全现场调查、案件移交、行政处罚协同机制,实现行政部门间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案件联合执法机制,联合行政执法、公安、消防等部门,多方入手现场取证,固定证据,强化执法合力,并按职责分工做好政策解释、维稳等有关风险化解工作,对联合执法中发现的违法线索可协同取证,符合证据移送标准的可现场移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健全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有效衔接。

  

处理通报震慑“严”,破解隐形变异“预防难”。该区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完善通报机制,严肃惩戒问题机构,着力破解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存在的“预防难”问题。在查处惩戒上加大力度,坚持严格执法,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罚,发现校外培训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相关典型案例。所有查处案件通过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进行线上移交。目前已移交综合行政执法局46起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案件,并作相行政处罚。在定期通报上做到有精度,对于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查实的机构(个人),按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的原则,每月底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向社会通报查处情况,提高群众对校外培训机构政策的知晓率,及时反映工作动态、成果和经验。目前已通报五期共46家机构(个人),有效形成社会警示震慑作用。在宣传引导上力求有温度,利用家长学校、家委会等家校共育平台,引导家长配合“双减”政策,共同参与校外培训违规行为监督;依托“越姐姐·家庭教育”云平台,开通线上家庭教育服务预约功能;联合绍兴交通广播等媒体平台,打造家庭教育专题系列节目,邀请名校(园)长走进直播间与全市听众云上互动,为家长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等家庭教育问题提供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