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关于一颗“青团”的无限可能
编辑:顾鸾 来源:浙江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23-04-10 16:08:31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连日来,湖州市环渚学校开展了清明节,做青团系列活动,推动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家校联合将劳动实践课做深做实。
3月31日下午,环渚学校环渚校区4年级的学生在王丽纹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了青团的制作。同学们把事先采摘来的艾蒿叶子整理干净,用清水浸泡,等到绿色的汁液呈现,再把已经浸泡得差不多的艾蒿叶子揉进面团中。
一边揉一边捏,要捏青团子还真不容易。现场,参加揉青团的同学们发出感慨,小半天才揉好了一个大大的绿色面团,为了保证色泽鲜亮,王老师还特地找来了小苏打。瞧!同学们准备了豆沙和笋肉两种馅,他们一个一个耐心地揉搓着面粉,用大拇指抠出小槽,小心翼翼地放入适量的馅,再一点一点磨圆,一个精致的小青团就制作完毕了。


清明节,做青团在环渚学校塘甸校区同步开展。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别有创意地把青团制作工作室建在了塘甸老街。活动当天下午,803班冉江梅同学的家里热闹非凡,江梅妈妈正热情地招呼着女儿班里的同学做着青团子,因为有了半年前做冬令园子的经验,这次同学们的步骤很清晰,分工明确。男同学揉粉,女生拌馅,一起制作。冉妈妈一会帮助打下手,一会帮助蒸圆子,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是四川来的,在塘甸租了房子,开了一家饮食店。听说女儿学校有这样的劳动实践课,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以后也可以让孩子们学学四川的美食制作,加强融合。冉妈妈边说边分享着美食经验。
据了解,节气文化与传统美食制作劳动课程是环渚学校的特色课程,每年根据二十四节气制作不同的美食,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了解湖州的传统文化。此次活动也得到环渚学校工会的大力支持,工会成员们一起参与了制作青团的全过程,大手牵小手,手把手教学生们做青团。
这样的劳动实践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也激活了师生对传统文化呵护和传承的热情,真正尝试社会、家庭、学校共育未来的育人模式。环渚学校校长徐会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