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方湖畔美景,遇一场清明烟火
季春时节,大地开阔,淅淅细雨,山河清秀,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为丰富学生活动和节日传承,为探寻老排岭变化的踪迹和感受久违的老排岭味道,排岭初中组织师生开展了一系列清明活动。
踏春画美景:日月不淹,春秋代序,草长莺飞的季节,排岭初中美术老师带领伢儿们走进大自然,用画笔记录生活,体验写生乐趣,探寻老排岭变化的踪迹。江滨公园的草坪、湖水和纪念碑不仅是千岛湖的地标,更是老排岭变迁的标志。这里记录着老排岭的移民经历,也沉淀着老排岭人民过往的岁月。美术社团的学生迈入江滨公园或描或写,或想或赏,将老排岭的点滴变化凝聚在画笔上,把对老排岭深浅的追思铺展在画板中。
记忆需要数代人的传承,排岭伢儿用画笔绘制独属于他们的排岭记忆。古老神秘的纪念碑与现代简约的建筑,在他们的手中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为繁重的课业生活增添了一丝不平淡的快乐。排岭初中的学子也将带着排岭精神和老排岭的希望,努力成长,不负所托。
巧手捏清欢:粿,米形果声,顾名思义就是由米等谷物磨成粉做成的食品。当软糯的面团遇见蓬勃的青春,带着春意的朝气在指尖流淌。揉面团,揪剂子是力量和空气的协奏曲;填内馅,压褶子是色彩和手艺的交响曲;摆盘、烹饪是期待和体验的高频共振;品尝、交谈是成就感和进步的双重满足。老师和食堂阿姨的协助体现了排岭初中一家亲的和谐画面,也是在这样的关怀和呵护下,排岭初中的学子带着淳朴勤劳的老排岭人的嘱托与希望悄然成长。
清明,时于仲春暮春之间,人间芳菲正盛,既是自然节气,亦是人文节日。 排岭初中秉承着铭记一段历史,传承一种精神,成就一项品牌的办学目标,在继承排岭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路上步履不停,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文化发展使命。下一步,学校将深挖乡土文化资源,多举措、多维度地整合各类活动,推出排岭美食排岭人物排岭物件排岭山水排岭故事等特色校本课程,实现学校德育主题化、活动化、梯度化、全员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营造积极、团结、向上、幸福的校园氛围,将家门口的学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