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灵洞绕三叠,天地仙都羡十洲
作者:陈嘉鹏
编辑:陈嘉鹏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12-25 15:54:33
三叠岩风景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 湖镇镇南5公里的龙丘山脉,距龙游县城约12公里,三叠岩风景区占地420公顷,坐落在蜿蜒起伏的群山环抱中,岩洞独特;因天然洞岩凌空飞悬如楼三叠而得名,四周还有狮、虎、牛、猴、鼠、蜥等奇岩异洞,延绵数里,以天然形成的形态逼真的独特洞岩组成的自然风景区,群山怀抱,茂林修竹,鸟语花香,冬暖夏凉,犹如人间仙境,固有东南灵胜,天地仙都之誉。
早在明隆庆年间,著名诗人徐鸣珂作诗赞曰:
一片烟霞世外幽,松风竹响送天缪。
东南灵洞绕三叠,天地仙都羡十洲。
云锁石床跌坐久,雪消青幛望难收。
踟躇跳入芦生枕,始作逍遥汗漫游。
三叠岩,一个颇具盛名的壮丽自然景观,从李唐起,它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唐高宗•麟德年间(661-666)就被元觉大师辟为佛门圣地,南宋度宗赵祺因双目失明,御医久治无效,曾"遣使祭其山",并取岩内龙吻之水而复明,故赐三叠岩为"东南灵洞"、其水为"明目之水"。从此,三叠岩的名目之水之誉传遍神州,不少人千里迢迢来求仙取水,络绎不绝。三叠岩成为了为当时百姓所向往的佛门圣地,成为了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神之居所,成为了当时少年学子心系天下、实施远大抱负的梦之禅院。
而这“皇帝洞”的由来,更是令三叠岩富有了一层神秘色彩: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举兵沿金衢古道经汤溪,三叠岩山前,遭遇龙游和遂昌二支元兵的伏击而兵败,元璋被迫后退。在退至三叠岩附近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元兵的追杀声随风阵阵传来,在常遇春护卫下,急中生智,绕山道进入三叠岩。忽然间,一条似牛非牛,遍体鳞光的庞然大物呈现在石前。刘基意识到是麒麟前来救驾,便轻推麒麟,只见朱元璋已骑在背上,朱元璋随手拉一下刘基,二人便骑在麒麟上,昏昏沉沉下不知不觉间早已进入岩洞里。待清醒后,只见洞内光线昏暗。透过不足尺高的洞口,只见一群蜘蛛在快速结网,洞口前杂草丛生,遮住了洞口。元兵追至此地,见此洞口前无行走痕迹,便鸣金收兵回衢,朱元璋等终于平安脱险。后来,麒麟救驾成为附近广大群众的美谈,代代相传。该岩洞便被人称为皇帝洞。
待后来朱元璋等人在此祭神拜天,总结教训,制定战术,再次攻衢得胜,创立了大明江山三百年基业。朱元璋登基后,认为石壁寺弥勒佛保佑平安得天下,于是下旨赐封“护国禅寺”。从此,寺内僧侣达三十多人,成了浙中西一带的佛事中心。明万历年间,著名诗人叶望乔曾作诗证曰:
东峙仙岩护国坛,村连流水山连山。
翘瞻远隔二三里,碣语声闻咫尺间。
而与这个传说具有相同点的另一个故事,便是在几百年前的西汉末年,当时刘秀身着一身红衣,与养母一同在王莽势力下的追兵前奋力逃脱,一路逃到了三叠岩,为躲官兵追捕,母子两只得攀枝登山,找到了一个岩洞,却怎料此洞既浅又小,根本藏不了身,于是刘秀感叹岩洞也胆小如鼠——这便是至今为人们流传至今的“鼠岩”。再看刘秀母子二人,前有追兵,后无逃路,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地步,刘秀值得双膝跪地,哀求上天,以保佑他们母子二人平安脱险。顷刻间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竞相开放,满山通红,身着红衣的刘秀母子便平安脱险,后来便是如史书所记,刘秀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正是如此,使杜鹃花有了满山红的美名。
而今天,浙江龙游的百姓们仍然会传颂着这些故事,而我所写的这些仍然是冰山一角。而三叠岩本身,还是一处绝佳的风景。
三叠岩风景区景色迷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茂林修竹,鸟鸣雀转,花香四季。底层岩洞称皇帝洞,岩背肖仙人形,附近有虎岩、狮岩、雪岩、鼠岩等景点,形成独特的龙盘狮蹲虎啸、群峰延绵的仙者景观。整个风景区规划为三叠岩、花岩、南垅湖、牛岩、三爪垅、井湾等六个大景区。三叠岩景区的景点多不胜数,一日所游之处,不足三分。而有关三叠岩的习俗,却是不多——三叠岩庙会便是其一。
相传,在明末清初时,三叠岩将原来塑的关老爷的神像改塑胡公老爷的神像,并把胡公老爷的生日农历八月十三为三叠岩庙会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各路香客云集三叠岩,插香点烛,祭拜这位胡公老爷。
而这位胡公老爷究竟是何许人也?这便要从他任闽浙巡抚时说起:胡公老爷,原名胡则,在他官居闵浙行省时,一次查访民情,恰逢金衢一带遭遇旱灾,庄稼枯萎,农田无收,只见百姓靠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个个骨瘦入柴,胡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见此情景,即下令州府放粮,救济灾民,又赦免人丁税,从而触犯了大宋律法,被迫辞官。那时宋仁宗尚年幼,朝中大权掌握在刘皇后和奸臣相丁谓手中。胡侧怕奸臣陷害,便隐居三叠岩石壁寺中,据说,凡削发当和尚,官府就不追究。后来又到汤溪九峰岩,最终到了永康方岩。百姓们为永久纪念这位救民众于水火的好官,三叠岩石壁寺才将原关老爷的神像,改塑胡公神像,人称胡公老爷。从此,为纪念这位忠诚的好官,每年农历八月十三,即胡公老爷的诞辰为庙会,至今还流传于乡野。
其中二叠岩洞因洞岩宽敞,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易守难攻而成为兵家运筹帷幄之地。农民起义军方腊,太平侍王李世贤,北伐时期孙权芳,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顾祝同,先后都在此设过指挥部。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华岗,刘英,粟裕都均在此活动过,多次秘密召开会议,发展中共地下党员。
一九四一年至四三年间,日本侵略中国,在龙游一带发动浙赣战役,炮轰湖镇,龙游火车站。在衢龙会战时,三叠岩遭到日本炮击,使之破坏严重,加上多年失修,于五五至五七年间倒塌,佛像无存。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发掘发展古文化,开辟旅游资源,在县、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关心下,三叠岩景区于一九九三年秋进行开发,共规划面积420公顷,使三叠岩这块古文化区以新的面貌展现人们面前,一九九九年,在平台前的石壁上,生长多年的奇特树木,首次发现在没片绿色的叶片上,开出红白二色的花朵,该花无蕊无果,满树耀金闪银,灿烂夺目,真是稀世奇观,该树春天抽叶,夏初开花,冬季落叶,不知属何纲目,人们曾叫“蓬莱仙木”,望有识之士,前来参观定名。
三叠岩这个古老有神奇的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圣地,也是怡神养性的东南灵性,天地仙都;更是龙游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
作者系龙游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黄有华
早在明隆庆年间,著名诗人徐鸣珂作诗赞曰:
一片烟霞世外幽,松风竹响送天缪。
东南灵洞绕三叠,天地仙都羡十洲。
云锁石床跌坐久,雪消青幛望难收。
踟躇跳入芦生枕,始作逍遥汗漫游。
三叠岩,一个颇具盛名的壮丽自然景观,从李唐起,它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唐高宗•麟德年间(661-666)就被元觉大师辟为佛门圣地,南宋度宗赵祺因双目失明,御医久治无效,曾"遣使祭其山",并取岩内龙吻之水而复明,故赐三叠岩为"东南灵洞"、其水为"明目之水"。从此,三叠岩的名目之水之誉传遍神州,不少人千里迢迢来求仙取水,络绎不绝。三叠岩成为了为当时百姓所向往的佛门圣地,成为了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神之居所,成为了当时少年学子心系天下、实施远大抱负的梦之禅院。
而这“皇帝洞”的由来,更是令三叠岩富有了一层神秘色彩: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举兵沿金衢古道经汤溪,三叠岩山前,遭遇龙游和遂昌二支元兵的伏击而兵败,元璋被迫后退。在退至三叠岩附近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元兵的追杀声随风阵阵传来,在常遇春护卫下,急中生智,绕山道进入三叠岩。忽然间,一条似牛非牛,遍体鳞光的庞然大物呈现在石前。刘基意识到是麒麟前来救驾,便轻推麒麟,只见朱元璋已骑在背上,朱元璋随手拉一下刘基,二人便骑在麒麟上,昏昏沉沉下不知不觉间早已进入岩洞里。待清醒后,只见洞内光线昏暗。透过不足尺高的洞口,只见一群蜘蛛在快速结网,洞口前杂草丛生,遮住了洞口。元兵追至此地,见此洞口前无行走痕迹,便鸣金收兵回衢,朱元璋等终于平安脱险。后来,麒麟救驾成为附近广大群众的美谈,代代相传。该岩洞便被人称为皇帝洞。
待后来朱元璋等人在此祭神拜天,总结教训,制定战术,再次攻衢得胜,创立了大明江山三百年基业。朱元璋登基后,认为石壁寺弥勒佛保佑平安得天下,于是下旨赐封“护国禅寺”。从此,寺内僧侣达三十多人,成了浙中西一带的佛事中心。明万历年间,著名诗人叶望乔曾作诗证曰:
东峙仙岩护国坛,村连流水山连山。
翘瞻远隔二三里,碣语声闻咫尺间。
而与这个传说具有相同点的另一个故事,便是在几百年前的西汉末年,当时刘秀身着一身红衣,与养母一同在王莽势力下的追兵前奋力逃脱,一路逃到了三叠岩,为躲官兵追捕,母子两只得攀枝登山,找到了一个岩洞,却怎料此洞既浅又小,根本藏不了身,于是刘秀感叹岩洞也胆小如鼠——这便是至今为人们流传至今的“鼠岩”。再看刘秀母子二人,前有追兵,后无逃路,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地步,刘秀值得双膝跪地,哀求上天,以保佑他们母子二人平安脱险。顷刻间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竞相开放,满山通红,身着红衣的刘秀母子便平安脱险,后来便是如史书所记,刘秀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正是如此,使杜鹃花有了满山红的美名。
而今天,浙江龙游的百姓们仍然会传颂着这些故事,而我所写的这些仍然是冰山一角。而三叠岩本身,还是一处绝佳的风景。
三叠岩风景区景色迷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茂林修竹,鸟鸣雀转,花香四季。底层岩洞称皇帝洞,岩背肖仙人形,附近有虎岩、狮岩、雪岩、鼠岩等景点,形成独特的龙盘狮蹲虎啸、群峰延绵的仙者景观。整个风景区规划为三叠岩、花岩、南垅湖、牛岩、三爪垅、井湾等六个大景区。三叠岩景区的景点多不胜数,一日所游之处,不足三分。而有关三叠岩的习俗,却是不多——三叠岩庙会便是其一。
相传,在明末清初时,三叠岩将原来塑的关老爷的神像改塑胡公老爷的神像,并把胡公老爷的生日农历八月十三为三叠岩庙会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各路香客云集三叠岩,插香点烛,祭拜这位胡公老爷。
而这位胡公老爷究竟是何许人也?这便要从他任闽浙巡抚时说起:胡公老爷,原名胡则,在他官居闵浙行省时,一次查访民情,恰逢金衢一带遭遇旱灾,庄稼枯萎,农田无收,只见百姓靠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个个骨瘦入柴,胡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见此情景,即下令州府放粮,救济灾民,又赦免人丁税,从而触犯了大宋律法,被迫辞官。那时宋仁宗尚年幼,朝中大权掌握在刘皇后和奸臣相丁谓手中。胡侧怕奸臣陷害,便隐居三叠岩石壁寺中,据说,凡削发当和尚,官府就不追究。后来又到汤溪九峰岩,最终到了永康方岩。百姓们为永久纪念这位救民众于水火的好官,三叠岩石壁寺才将原关老爷的神像,改塑胡公神像,人称胡公老爷。从此,为纪念这位忠诚的好官,每年农历八月十三,即胡公老爷的诞辰为庙会,至今还流传于乡野。
其中二叠岩洞因洞岩宽敞,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易守难攻而成为兵家运筹帷幄之地。农民起义军方腊,太平侍王李世贤,北伐时期孙权芳,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顾祝同,先后都在此设过指挥部。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华岗,刘英,粟裕都均在此活动过,多次秘密召开会议,发展中共地下党员。
一九四一年至四三年间,日本侵略中国,在龙游一带发动浙赣战役,炮轰湖镇,龙游火车站。在衢龙会战时,三叠岩遭到日本炮击,使之破坏严重,加上多年失修,于五五至五七年间倒塌,佛像无存。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发掘发展古文化,开辟旅游资源,在县、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关心下,三叠岩景区于一九九三年秋进行开发,共规划面积420公顷,使三叠岩这块古文化区以新的面貌展现人们面前,一九九九年,在平台前的石壁上,生长多年的奇特树木,首次发现在没片绿色的叶片上,开出红白二色的花朵,该花无蕊无果,满树耀金闪银,灿烂夺目,真是稀世奇观,该树春天抽叶,夏初开花,冬季落叶,不知属何纲目,人们曾叫“蓬莱仙木”,望有识之士,前来参观定名。
三叠岩这个古老有神奇的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圣地,也是怡神养性的东南灵性,天地仙都;更是龙游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
作者系龙游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黄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