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牛杂汤
作者:周颖
编辑:周颖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12-09 16:41:08
我对家乡最深刻的印象是牛杂汤。这似乎是我这个安华人最恋恋不忘的味道。因为久居在市区,我已经许久没有喝过这一口正宗的牛杂汤了。
天气转凉,喝牛汤的季节到了。星期天一早,几个朋友约着一起回安华。一路飞驰,到了村口,那颗几百年的老樟树依然站在那里。是不是每个故乡都有那么颗大树,历经时光,风里雨里,总在等着自己的孩子回家?
穿过村道,远远的闻到了牛汤的香味。我们闻香寻美味,到了牛汤店门口。大门口架着一口大锅。老板出来招呼我们,指着大锅对我们说,他店里的秘方都在这个大锅里。这口锅一次性可以炖 半头牛的量,他们把牛骨、牛蹄、牛肉、牛杂等都放在一起炖,只有这样才能炖出口感最好的牛汤。喝的时候只需要放点盐就可以了,保持原汁原味是最好不过的。而外面的店,都是买点牛肉、牛骨一起炖个把钟头,就开始卖牛汤了,那种牛汤是寡淡无味的。
进店入座,隔着厨房灶台玻璃,看着老板在灶台前不知疲倦地忙碌着,面前一个大锅,盛满着门口大锅里炖好的牛汤,锅子里弥漫着牛汤的鲜香,泛出一层袅袅腾腾的热气,飘飘然,像极了飘渺的仙气。鲜香从厨房传到客座,弥漫在整个店里,引得客人饥肠辘辘,恨不得立即吃上。
这时来了几个客人,一看就是老顾客了,人还在门外,就在喊了:“老板,牛汤一碗,熟牛肉半斤,同山烧半斤。”好像有点进入了水浒剧情。老板热情地迎上去,应和道:“好嘞,马上来!”回到后厨,老板抬起手,举起大汤勺,舀起一勺汤汁,倒在白净的瓷碗当中,瓷碗中牛血、牛肉、牛百叶,应有尽有,上头还点缀着大蒜。汤头在牛杂上反复浇上,出锅后的汤汁冒着热气倾倒而下,肉眼透过清澈的汤汁,竟看不出明显的杂质,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晃眼,汤汁也把牛杂特有的鲜味给勾了出来。
不一会,我们的牛杂汤也上来了,我拿起勺子,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汤汁送入口中细细品尝,滚烫的热流,带着鲜香,令我食欲大动,我连忙再度举起勺子,如果说汤是灵魂,那牛杂就是躯体。将牛杂和着汤汁送入口中,口感恰到好处,不是入口即化的顺畅,而是带着倔强的嚼劲,是灵魂和躯体二者碰撞相融,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音律。一刹那之间,暖意由肺腑冲上心口,温暖得即便是在冬日,也可使你出一身舒畅的汗,驱走浑身的寒意。
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团圆时刻,牛杂汤是饭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菜,一家人围着桌子喝牛杂汤,暖融融的气氛让南方湿冷的冬天也变得美好起来。吃着牛杂汤,热气模糊了我的眼镜片,透过热气,似乎回到了那些年在有些破漏的老房子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的日子。
吃完最后一口牛杂汤,也收好自己的回忆,起身等车回市区。我在心中默默地对空气里的香味,对村口的香樟树说:嘿,下次再见。
作者系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学生
天气转凉,喝牛汤的季节到了。星期天一早,几个朋友约着一起回安华。一路飞驰,到了村口,那颗几百年的老樟树依然站在那里。是不是每个故乡都有那么颗大树,历经时光,风里雨里,总在等着自己的孩子回家?
穿过村道,远远的闻到了牛汤的香味。我们闻香寻美味,到了牛汤店门口。大门口架着一口大锅。老板出来招呼我们,指着大锅对我们说,他店里的秘方都在这个大锅里。这口锅一次性可以炖 半头牛的量,他们把牛骨、牛蹄、牛肉、牛杂等都放在一起炖,只有这样才能炖出口感最好的牛汤。喝的时候只需要放点盐就可以了,保持原汁原味是最好不过的。而外面的店,都是买点牛肉、牛骨一起炖个把钟头,就开始卖牛汤了,那种牛汤是寡淡无味的。
进店入座,隔着厨房灶台玻璃,看着老板在灶台前不知疲倦地忙碌着,面前一个大锅,盛满着门口大锅里炖好的牛汤,锅子里弥漫着牛汤的鲜香,泛出一层袅袅腾腾的热气,飘飘然,像极了飘渺的仙气。鲜香从厨房传到客座,弥漫在整个店里,引得客人饥肠辘辘,恨不得立即吃上。
这时来了几个客人,一看就是老顾客了,人还在门外,就在喊了:“老板,牛汤一碗,熟牛肉半斤,同山烧半斤。”好像有点进入了水浒剧情。老板热情地迎上去,应和道:“好嘞,马上来!”回到后厨,老板抬起手,举起大汤勺,舀起一勺汤汁,倒在白净的瓷碗当中,瓷碗中牛血、牛肉、牛百叶,应有尽有,上头还点缀着大蒜。汤头在牛杂上反复浇上,出锅后的汤汁冒着热气倾倒而下,肉眼透过清澈的汤汁,竟看不出明显的杂质,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晃眼,汤汁也把牛杂特有的鲜味给勾了出来。
不一会,我们的牛杂汤也上来了,我拿起勺子,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汤汁送入口中细细品尝,滚烫的热流,带着鲜香,令我食欲大动,我连忙再度举起勺子,如果说汤是灵魂,那牛杂就是躯体。将牛杂和着汤汁送入口中,口感恰到好处,不是入口即化的顺畅,而是带着倔强的嚼劲,是灵魂和躯体二者碰撞相融,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音律。一刹那之间,暖意由肺腑冲上心口,温暖得即便是在冬日,也可使你出一身舒畅的汗,驱走浑身的寒意。
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团圆时刻,牛杂汤是饭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菜,一家人围着桌子喝牛杂汤,暖融融的气氛让南方湿冷的冬天也变得美好起来。吃着牛杂汤,热气模糊了我的眼镜片,透过热气,似乎回到了那些年在有些破漏的老房子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的日子。
吃完最后一口牛杂汤,也收好自己的回忆,起身等车回市区。我在心中默默地对空气里的香味,对村口的香樟树说:嘿,下次再见。
作者系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