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离别,请让热泪如决堤之水奔流

作者:巫献红 编辑:巫献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09-20 16:36:40
     我从来不认为英文更能准确表达我的意思,但是,那天教师节的活动现场,唯有这个词能表达我对当时情境的理解——MOVING ON(离开)。
  
  教师节那天,今年刚退休的老师被请到台上,接受同事和学生的祝福,在鲜花和掌声中,情绪激动到泣不成声。在这一场告别中,泪水里饱含着幸福和不舍。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到最终告别讲台,也许曾无数次吐槽过自己的这份职业,无数次想过什么时候能退休,但是当退休这一天终于来临时,却发现自己与这份职业的情感已是难舍难分。在这之前,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好像永远也不会结束。可是突然有一天,就发现了“最后”——最后一次备课,最后一次批改,最后一堂课,最后一届学生……每一个“最后”都会击中我们心底最柔软处,以至于百感交集,泪流满面。所以,上完最后一堂课,不忍离去,俯身亲吻三尺讲台,那一定是真情流露。最后的最后,抱着一堆鲜花礼物,感受着些许幸福满足,又带着一点茫然失措,离开了。
  
  但我不想用中文的“离开”来表达他们的离开,因为不管怎样,离开总是带着些许伤感的色彩,所以我想用“MOVE ON”来表达更切合的涵义:离开,继续前进;结束,重新出发。“MOVE ON”不一定都要继续“乘风破浪”,只是“It's time for you to move on.”人生有许多精彩的片段,结束了一个片段,就应微笑着向另一个片段继续前进,可以策马奔腾看人世繁华,也可以缓缓而行赏陌上花开。
  
  比起预计中的离开,一些猝不及防的离开更让人失措。我的一个同事突然被调走了,要离开我们这个团队。那天天气炎热,办公室里空调轰鸣。因是暑假,偌大的办公室空荡荡的,她在忙碌地收拾东西,一边把物品一件件地收进纸板箱,一边感叹:“没想到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就这样离开了。”她这样走来走去地收拾,都有两个小时了,我说你坐下来歇一会儿,她没听见似的还在收拾,一件件细微的物品都被她翻出来:一个杯子,一张卡片,一个零钱包、一方小镜子……一边看一边说这是哪一年的,那是谁送的。然后又说,调走的事都不敢跟同事们说,怕一说就要哭。
  
  看她这样,想起自己的经历,也挺有感触。教书以来换过好几个学校,每换一次便收拾一次。那年从乡下调进县城,独自忧伤地躲在宿舍理东西,放下要告别的,挑捡要带走的。然后把要带走的东西搬上从路边叫来的三轮车,关上宿舍的门,坐上三轮车。一切都来不及细想,三轮车发出一阵“突突突”的声响,就载着我和我的行李从那所乡村初中出来了。
  
  校门口左拐的那条小路通向城里,我坐在三轮车上,摇摇晃晃地走在熟悉的乡村土路上,黄昏的落日正斜照着田野,两边稻田里的水稻染上一层金黄,几只蜻蜓在水稻间飞飞停停,曾经日夜相守的校园在视野里渐行渐远。我突然就有些想哭,心里知道必须离开,也知道“It's time to move on.”,可就是想哭。
  
  之后好多年,那番情景依然清晰如昨,有时梦里也会有载着我的三轮车歪歪扭扭地开过乡间小路,蜻蜓在稻田里飞飞停停。
  
  直到我又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一个单位,一座城市。心里那种不确定的惶然又回来了,我拼命地整理东西,几个小时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把一件东西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来,很多东西明明藏在角落里蒙灰很久,可是翻出来一看却又舍不得扔。一些物件,理着理着,翻着翻着,就突然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思绪杂乱而飘忽。收拾行囊,有时就是在收拾过往,在心里反复权衡扔下还是带走,只有不断地告诉自己“It's time to move on.”,那样,才有勇气不回顾扔下的,更确定带走的。
  
  人生总是来来往往,经历着一场场的离开,离开一个岗位、离开一座城市、离开一些人……有些是自己的决定,有些是自然的选择。有时看似离开的是一个地方,而实际离开的却是一些人,一段过往,情感的牵绊是最让人难以离开的,可有时又是最让人想逃离的。离开的心情可能是忧伤的,可能是茫然的,甚至是惶恐不安的,但是当离开成了唯一选择的时候,终究还是离开了。这时候,告诉自己“It's time to move on.”即便忧伤,也不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