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兰州城管群殴“大学生”事件舆情分析

作者:朱明刚 编辑:朱明刚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9-16 11:16:00

9月5日上午,网友“刘郁闷兰州”发微博爆料:兰州文理学院正门口有摆摊设点迎接新生的学生队伍,兰州城管开着五六辆五十铃皮卡,不由分说哄抢学生摊点东西,学生上前劝阻理论,不料七八个城管逮住一名学生暴打起来。

9月5日晚,@甘肃省教育厅对此事件表示关注并发布微博:据校方讲,该学生手机联系不上,希望没有受伤,平安无事。在学校门口上演“精武门”?看上去兰州城管个个武功卓绝,这样的“人才”应该拉去对付分裂国家的坏人。无论摆摊设点的是大学生,还是社会人员,都应该劝说、批评、教育,动辄拳脚相加,敢问是谁赋予你们这样的特权?

9月6日,兰州文理学院宣传部回应称,经学校调查核实,此事发生在该校北校区门外的街道上,被打的不是该校学生。网上的消息是误传,与学校没有关系。

9月6日17时23分,兰州市城管执法局就“城管群殴大学生”事件作出回应:对城关区执法局参与此次执法活动的4名执法人员停职,并进行组织调查,同时承诺:如网曝情况属实,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9月7日17时03分,兰州市城管执法局通过@中国甘肃网再次作出回应:9月4日,已对学校门口违法占道经营摊点逐一口头劝解,包括网曝被打的两名当事人。5日,城关区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在暂扣违法占道经营物品过程中,当事人拒不配合,并与执法人员发生言语冲突,并打伤1名执法人员致手骨骨折,在执法人员扭送其去公安机关时双方发生肢体冲突。经调查核实,两名当事人并非在校大学生。区相关部门将严肃处理动手打人的执法人员。

媒体关注度分析

兰州城管群殴“大学生”事件媒体关注度走势(单位:篇)

9月5日13时56分,兰州当地网络媒体兰城网结合网友微博爆料进行新闻整合后,发布新闻报道《网曝兰州城管暴打兰州文理学院学生》,随后该报道被腾讯、搜狐等门户网站转载、推荐。但从整体来看,事发当日,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量相对较少,事件舆情尚未全面爆发。

9月6日,城管殴打“大学生”一事升温,相关的新闻报道超过800篇。媒体关注的焦点放在以下几方面:学校称被打者不是本校学生、被打者身份系兰州文理学院今年刚离校的毕业生、甘肃省教育厅微博上的表态、4名城管执法者被停职。其中,《新京报》报道称被打者为该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这让兰州文理学院“非本校学生”回应显得较为被动尴尬。

9月7日,媒体关注度再次攀升,相关的新闻报道超过1000篇,“教育厅批城管武功卓越”成各媒体关注的焦点,腾讯转发《京华时报》对此事的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跟帖超过3000条。此外,人民网发布新闻报道《兰州城管局再回应“城管群殴大学生”:当事人非在校大学生》,这则新闻被转发近百余次。凤凰网转发后,冠以标题《兰州再次回应“城管群殴学生”:一城管被打骨折》,引发20余万网友参与讨论。

微博关注度分析

兰州城管群殴“大学生”事件微博关注度走势(单位:条)

9月5日13时许,@刘郁闷兰州发微博称兰州城管暴打兰州文理学院学生。9月5日14时14分,@兰城在线转发了@刘郁闷兰州有关城管打人的微博,并附上网友提供的打人视频以及视频截图。

9月5日20时20分,一位自称兰州文理学院是其母校的博友@光明顶斗士也发表了城管打人的微博,并附上视频截图,图中多名身着城管制服的执法人员围殴一名穿灰色短袖的年轻男子,周围有很多围观的学生。随后,@光明顶斗士多次转发该微博,并“@”了许多相关部门、机构的官方微博。截至9月10日16时,@光明顶斗士的这则微博被转评近9000次。

9月5日23时35分,@甘肃省教育厅针对此事发布微评论,质问兰州城管:“敢问是谁赋予你们拳打脚踢的特权?”@甘肃省教育厅的这则微评虽是发布在深夜,但丝毫不减网民的关注度,不少网友大呼过瘾,为甘肃省教育厅点赞,在客观上助推了普通网友对此事件的关注度。

9月6日,事件在微博平台上的关注度快速升温。@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头条新闻等媒体微博对此进行了转评,且关注侧重点皆为“网曝兰州城管围殴学生”。同时,@人民日报发表微评“谁给城管作恶特权”:“一些城管似乎具有暴力基因,仿佛不动粗就不能宣示威严,不叫嚣隳突就没有存在感。以维持秩序之名动辄添乱,只会制造社会矛盾,与设立城管的初衷相悖。”这给兰州市城管局带来较大的舆论压力。

随着媒体微博对此事件的传播,微博上的活跃网友也开始介入事件评论和传播,@任志强、@刘胜军改革、@北京厨子、@但斌、@光远看经济、@点子正等40余位活跃网友的参与推高了事件在微博平台上的热度。从这些活跃网友的评论来看,观点相对理性,如@但斌在微博中写道:“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此刻也替城管说一句话,没有城管,再核心的商业地段都会因乱摆卖变成脏乱差的农贸集市!深圳华强北就是例证!”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兰州城管群殴“大学生”事件网友观点倾向性(抽样:161条)

城管暴力执法确实不对(25%)

@江湖行者:多名城管围殴一人,这是公权力的蛮横表现,这种暴力执法行为有损政府形象,不是我们希望看见的。

校方称被打者非本校学生引热议(21%)

@dafei9545:建议当地教育厅加大对学校的培训力度,特别培训一下学校宣传部门的情商。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门口出事了,就出来回应和该校无关,你培养的学生,你教育出来的,怎么可能和你无关!如果这名学生得个全国或世界级的奖项,估计就不会和该校无关了。

城管对城市管理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14%)

@江苏人间:没有城管执法人员的管理,社会的市容市景会成什么样子呢?实事求是,少数人不守法、扰乱社会秩序,难道抗法者打人还不许城管执法者还手?

支持学生开学时勤工俭学行为(12%)

@把永远说成一颗糖:很多学校开学那几天都会有学生摆摊卖些生活用品,作为学生,我觉得人家勤工俭学赚点钱,同时锻炼自己,难道不可以?

城管调查通告有失偏颇(11%)

@琴心剑胆:城管官方发布的通告明显是在“护短”,难道老百姓占道经营违法了就证明城管打人是合法的?

学生乱摆摊的行为不对(10%)

@达奚沫颜:城管打人毕竟是少数,管理市场不容易,我知道打人不对,而且我也没看这个视频,但在一些禁止摆摊的地方摆摊首先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其他(7%)

@大铭叔:摆摊是养家的方法,你们要是规划一些合法摊位,谁会乱摆?几千年前大禹都知道河水越堵越泛滥,需要引导。

舆情点评

兰州城管的围殴行为并非第一次见诸报端。2012年12月,兰州城管就因围殴残疾人而引发关注,此次兰州城管与“大学生”冲突,出现多名城管围殴一人的场景,加之网友配以图片、视频,使得事件更具现场感,更易引发媒体和网民的关注。

事件发生后,从各方的应对处置来看,校方显得较为“冷漠”,甘肃省教育厅略显“激动”,城管局的应对相对中规中矩,但从网民的反馈来看,认为城管局略有些“护短”。结合此次事件各相关方的处置,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切割需掌握分寸 切忌盲目

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可能的事件相关方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事件相关性切割,发表声明声称事件与己无关,这种相关性切割彰显出相关方对自己声誉、形象的爱惜,是一种较为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同时也可以避免受舆论冲击。但是,这种相关性切割需要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做出,在事实未清的前提下盲目切割,反而会招致舆论更为强烈的反弹。

该事件中,城管殴打行为发生在兰州文理学院门口,且有网友爆料称被打者为学校学生。在此新闻背景下,兰州文理学院较短时间内做出回应称“被打者不是该校学生”,校方的这种回应本意是让学校声誉免受损害,但后续的新闻报道无异于给校方一记响亮“耳光”。新闻报道中对被打者身份进行还原,发现其为今年6月从兰州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这就让校方陷入道德被动境地,学生刚出校门就被学校否认是本校学生的行为引发众多网民声讨,校方希望通过相关性切割进行危机处置的做法也宣告失败。

应知错就改 借势宣传

在媒体报道被打者身份为兰州文理学院毕业生后,校方迟迟未做出合理反馈,学校声誉和形象在其沉默中不断被侵蚀,校方对毕业生的态度将会传递给在校生、毕业生、潜在择校生以及其他社会民众,让在校生心生耻辱,毕业生心生沮丧而不愿对母校有认同感,让潜在高考择校生避之唯恐不及。

显然此时的沉默对校方造成的弊大于利,校方之前“非本校学生”的回应显然有违事实,既然如此,校方不妨坦白承认“因未能对被打者认真核实身份”从而造成此前不当回应,对被打者进行走访,询问其是否有就业困难,并愿意为其提供帮助,借助此次城管殴打事件造成的影响力,为兰州文理学院做一次较为正面的宣传,化危为机。

政务微博表态需谨慎 忌感情用事

政务微博的一言一行,往往会被网友当作官方的态度。故此,在突发危机中带有立场判断的言论需谨慎,避免掺杂微博运营员过多的感情色彩。

城管殴打“大学生”事件发生后,@甘肃省教育厅略显激愤,在事发当日发表微博质问兰州城管“敢问是谁赋予你们拳打脚踢的特权?”这则微博截至9月10日16时已经转发、评论超过7000条。网民点赞者有之,如网友“雨瓶儿”就在微博中写道:“为甘肃省教育厅点赞,敢于为学生问责政府机构,这样的勇气才是一个教育部门应有的风骨。”但质疑声也不容回避,网友“英第”就坦言:“身为公众教育部门,在问题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发表言论,讽刺政府执法行政部门,容易造成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