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孩子共享成长阳光 ——平阳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纪实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基础。2011年始,平阳县吹响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号角。三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总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这一主线,大力实施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均等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事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是该县教育优质均衡的价值所系,也是该县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改善办学条件 夯实教育基础
硬件均衡是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重点。近年来,平阳县紧紧抓住硬件均衡这一重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学校硬件配置均衡。作为省级欠发达县,该县在紧张的财力中挤出资金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近三年做到了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逐步提高。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平阳县共投入义务教育经费18.046亿元,其中2012年为8.65亿元,比上年增长9.5%。该县先后投资2.4亿元用于校安工程,2012年底完成三年规划的36个拆建项目、174个加固改造项目;2012年共有22幢校舍竣工,新增建筑面积4.91万平方米,启动了18个新建项目,顺利完成全部任务。
在校舍改造逐步到位的同时,平阳县还高度重视学校内部设施和装备建设,对教学用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校园网络系统等学校内部设施设备进行配套,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截至2013年,该县中小学的科学实验、音乐、体育、美术器材达标率均为100%;生均图书册数小学为25.49册,初中为42.69册,萧江镇第一小学等2所学校建成省示范图书馆,县实验中学等4所学校建成省市示范实验室。此外,公办普通中小学多媒体小平台班套比达1:1,生机比达8:1,100%中小学校建有校园网,萧江一中成为市数字化校园。
“现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以前真是相差太大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功能室,比以前真是好太多了。”谈起学习环境的变化,萧江一中相关负责人很是感慨。
改革办学机制 平等入学机会
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平阳县积极实施招生制度改革,从2010年开始全面取消与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挂钩的收费,2011年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按免费、免试、就近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择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9.99%。另外,2010年,该县还制定出台了《平阳县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试行办法》,目前该县共有14523名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就近安排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
平阳县还重视三类残儿入学工作,将全县适龄残疾儿童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引导中重度“三类”残疾儿童到平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目前该校共有11个班级、119名学生;于2012年成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制度,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落实特教经费,并启动特校迁建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该县成立了平阳县慈善总会教育分会,依托这一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助困活动,并出台了《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多层次帮扶,真正将关爱落到实处。据统计,近两年来,共结对帮扶留守儿帮童566人次,救助困难留守儿童1369人。
平阳县还进一步完善学校帮扶机制,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把全县94所中小学校组建成18个教育共同体,实现共同体内领衔学校、中等学校、相对薄弱学校与支援学校的经验传输、文化共建、师资互派、活动联动,让薄弱学校在外力的驱动下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组建水头二小教育集团和昆阳二小教育集团,通过联合教研、师资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
加强师资建设 打造队伍均衡
近年来,该县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筑全县均衡发展的人才优势。积极完善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评选,引导骨干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和履职考核,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训,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外派学习和挂职锻炼,全年共9855人次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台参加培训报名选课,2091人次参加90学时培训;选送566位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48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
平阳县还大力开展3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上岗培训、中老年教师骨干研修班和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坚持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导向,实行教师“全员提高”和“骨干培养”两轮驱动,不断深化“三个全员”活动,即全员培训、全员读书、全员考试,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师资力量的强大,带来了良好的教育科研结果。2013年,该县课题成果评审再创历史新高,共有52项省市级课题结题,结题率达到88%,40项获奖;教师论文和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省级获奖6个;市级获奖150个。“挖掘数据背后故事”专题活动和“我爱学习”学业项目评价改革全面推进,受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的肯定;教师中短时培训尝试研训合一的新路子,受到市培训机构的好评;县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县教育局被评为浙江省重视教科研先进单位。
强化办学内涵 提升育人水平
对老百姓而言,满意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均衡的教育必须是质量均衡的教育。为实现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平阳县深入开展“减负提质”工作。作为浙江省首批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联系县,该县保障学生课业合理负担的同时,认真落实“六个严格”“六项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每学年由县教育局与全县各中小学校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各校与有关处室、教师签订“减负”工作责任书,逐级落实“减负”责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去年,该县中考优秀比例达46.33%,考生总分平均分485.5,超出全市平均分7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稳中有升,前20%和后20%的学生数明显改观;全县共6290人参加普通高考,第一批上线人数798人,重点上线率达12.69%,均列全市第一,实现温州市高考“八连冠”。
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过程中,平阳县以德育为核心,在各学校开展“德育规范校”“德育特色校”等系列创建行动;大力实施“美丽校园,活力班级”建设工程,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2012年,该县被命名为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县。
该县还以特色求优质,积极打造品牌学校。通过夯实学校文化基础,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如昆阳一小的校园课本剧教育,平阳县小、萧江二小的书法教育等学校特色日益彰显。目前,全县各中小学创成省市示范性学校30所、现代化学校4所,国家省市绿色学校40所,市素质教育示范校8所,市特色品牌学校87所,学校办学品牌和内涵不断提升,有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资源的成型。除此之外,该县还建立了综合实践基地。在昆阳镇设立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开设木偶戏等多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实践课程,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