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起来才是硬道理!不让教育设备成摆设!
近年来,湖镇初中的教育装备配备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近三年学校教育装备投入总额超过100多万元,学校现有图书约6万多册,计算机近200台,各类现代化装备已经普遍进入学校。为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进程,推动学校育人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深化课程改革,有效整合、盘活教育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支持保障体系,近日该校在全校中开展让教育装备“走出来、用起来”专项活动。
充分发挥图书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技术中心采用了各种手段充分提高图书(杂志)的流通率,发挥其教育功能。一是建设“开放式书吧”。共享图书清单,倡导开展图书“进班入廊”活动,利用学校走廊、楼道、门厅、教室内空余场地、教师办公室或休息室等公共区域建立“开放式书吧”,让图书“走出”图书馆(室),让师生与图书零距离接触,创设“处处可阅读”的条件。二是优化图书馆环境。学校图书馆优化了灯光、装饰、座位设置、绿色植物等环境配置,使师生能够舒适、方便地阅读,让图书馆成为了阅读、讨论、研究、授课、休息的功能场所,成为师生想去、愿意去的学习场所,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功效。坚持接近师生、便捷灵活原则,酌情调整师生阅览室的空间设置,优化空间布局,让图书“触手可及”。三是开展读书活动。教师们结合了所任教学科在学生中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改进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科学设计、适当减少作业量,鼓励学校设置阅读课,为学生自由阅读提供时间保障。使学生从书籍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升素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亲子阅读”等形式将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的工具作用
提供查询平台。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计算机“走出”了机房,进入教师办公室、教室、走廊、门厅、学生宿舍楼等公共区域,并与互联网连接,让计算机成为信息查询的公共工具。同时计算机房也应尽可能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
服务个性化学习。学校开放了电子图书、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各种数字化教育资源,方便师生通过公共计算机进行自主灵活的个性化学习。学校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通力合作,整合了资源,为学校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适用资源。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视的育人作用
坚持内容正面导向。校园广播站、电视台、LED大屏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滚动播报国内外新闻、师生身边的各类先进典型,播放积极、健康的教育文化节目。班级多媒体触摸终端安装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查阅。学校还充分创造了有利条件,每班安装教室多媒体(电子白板)定时让学生收看校园电视台录制或转播的节目。提供了学生实践平台。校园媒体的运行要坚持“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参与媒体管理、节目摄制、内容采编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和社会实践综合能力。
通过活动,学校现有的图书、计算机、实验实践场地与设施等各类教育装备尽量做到了全方位、全天候向师生开放,提升使用效益。通过装备的充分使用,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学习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陶冶师生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装备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有效性。通过活动,形成了一套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