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后岭山小学有位“金牌”科技辅导员

作者:金 玲 编辑:金 玲 来源:浙江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14-03-02 21:36:48

在横店镇后岭山小学,有位一直默默奉献的科技辅导员的事迹在渐渐流传,他就是后岭山小学科技特色教育负责人——杜常春,一个连续指导出三位学生荣获“全国创新作品大赛金奖”的年轻科技辅导员。

横店镇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东阳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普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浙江省、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从教九年多,他的荣誉证书足足有上百份,着实令人赞叹。而最让他骄傲的就是他所指导的“滞空型水火箭”、“两级分离式水火箭”、“黑板擦除尘工具箱”三件发明作品,为学校连续摘得全国“三金”的辉煌战绩。

谈起杜老师,后岭山小学的老师们说:“他是一个老黄牛似的‘工作狂’,经常加班到深夜!”;该校的同学们说:“杜老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看似严厉,其实对同学们特别关爱。”一个深受师生喜爱与敬佩的老师,他背后的故事,精彩纷呈。

 

废寝忘食、吃苦受累他不怕

杜老师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兼毕业班班主任,平时承担的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了。因此,他只有在教学任务以外来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科技辅导,课外空闲的休息时间就很少了。而一件创新作品研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从方案的设计到定型,时间跨度相当巨大,从一级水火箭到两级分离式水火箭,他整整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

辅导小科技工作是相当吃力、耗时的,但他绝不会占用课堂时间,而是充分利用好早上、中午、下午的自学时间,甚至下班、双休日、晚上的时间。记得08年在第四届全国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时,学校准备参赛的时间非常仓促,三天时间要准备好三支水火箭、展板、视频、作品简介等一系列比赛资料。那时学校数码相机、摄像机都是其他学校借来的,之前水火箭的图片资料一点都没有,但比赛研究、制作、发射的图片都得准备齐全,甚至拍摄人员也是临时从横店中心校请来的。

三天内,杜老师和他的团队拍摄资料、选择场景、训练学生当讲解员等等,这对于他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整整两天废寝忘食,忙到凌晨总算完成。别看水火箭就这么几个可乐瓶组装而成,但要把它做好,做精,发射得高,降落伞及时打开,却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做一支水火箭起码要五个小时,第三天做三支水火箭更是忙到凌晨3点多才睡觉。

 

志趣相投、团结协作他擅长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在每一次成绩背后,杜老师都积极善于发挥团结协作的力量,每一件有成果的科技创新作品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这支团队里有校长、有教导主任还有各班班主任,以及精明能干的学生和家长,只要有需要,任何一位老师和家长都会尽心尽力地给与帮助。

比如在研究如何将水火箭安装上降落伞的时候,杜老师试着把降落伞套在水火箭箭体上;绑在尾翼附近;绑在箭体上……想出了许多办法,但都被实践否决掉了。就在他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将全校老师聚集在一起,向各位教师征求解决方案。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位教师的帮助下,终于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在伞仓的外围和降落伞固定部分的外围平整地粘贴上皮圈,这就解决了水火箭升不高,上升被套紧这些关键的问题,最后终于发射成功了。

 

严谨踏实,创新进取他带头

面对着一份份荣耀,杜老师没有沉醉其中,而是继续着身上繁重的担子,勤勤恳恳、无怨无悔,有条不紊地干好每一项工作。他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一块肥沃的土地,辅导员必须给予他们发光的机会和耐心的培养。为此,他每学期都会积极带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像“我爱发明创造”“七巧科技”“未来工程师”“节约纸张、保护环境”、“我的低碳生活”、“节水爱水护水”等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充分挖掘出每一个孩子内在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