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的情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题记
一个春雨绵绵的春季,我随着舅舅来到了祝家村。白墙黑瓦青石板,烟雨小巷油纸伞,迎面扑来得仿佛是100年前的清风,下的仿佛是200年前的春雨,我仿佛被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感受着这里的古色古香。忽然间,飘来了一阵浓郁的茶香味,舅舅告诉我,这是这里的家喻户晓的炒茶师傅——祝师傅,人称“祝一手”。他炒茶已经有40年了,之所以叫他“祝一手”,是因为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用手工炒制茶叶。他认为,茶叶是有灵魂的,要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用机器炒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手炒出来的香味才更浓郁、持久,口感也更甘醇。怀着好奇心,我走进了他经营了多年的小店。
初见祝师傅略感惊讶,他的左腿有点瘸,很清瘦,眼神很深沉,倒有几分隐世高人的感觉。“这是英子(我妈的小名)家的吧,还是手里抱着的时候见过,来,坐,坐!阿亮,茶水烧好没有,客人都进门了!”“来啦,来啦!”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端着茶水从里屋出来,体态强健,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三叔(我的舅舅),您喝茶!”“爸,这位就是城里的弟弟吧,来,弟弟,这是自家炒的茶,你尝尝!”“谢谢!”他见我在打量他,就不好意思地笑着,挠了挠头,转身把手里的茶端给祝师傅,“爸,您喝茶!”茶水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喝了一口,舌尖略感有些涩,回味却是清香甘甜。“老哥啊,我看自打那事儿以后,阿亮娃算是真的懂事了呀!”舅舅喝了口茶,慢慢地说。我不解地看向祝师傅,只见他将眼睛看向了不远处的茶山,若有所思。
祝师傅从十五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从采摘到炒茶,样样精通。在外行的人看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新鲜茶叶没采好,会影响口感,也会影响质量。炒茶过程分为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十个步骤,这十个步骤在制作时的火候、力度,都要拿捏好,祝师傅的手,就像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练就出来的火眼金睛,每个步骤都精准、利落,在200℃的高温下,手上不断地冒出血泡和脓疱,随着岁月的积累,变成了老茧。
阿亮其实不是祝师傅的儿子。10年前,阿亮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远离了人世,他的爷爷已经年老体弱了,于是就把他送到了祝师傅这儿,想让他学一门手艺,好谋求生计。祝师傅见他很可怜,又一脸聪明的样子,于是就收下了他,包吃包住,当起了他的“爸爸”。
可是,阿亮嫌辛苦,不肯学。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跟着村里的小混混到别人家的农田里去撒欢,损坏别人的庄稼,他们到过的地方,经常是鸡飞狗跳,一片狼藉。很多人都向祝师傅告状,祝师傅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为此,祝师傅没少操过心。
每年冬至,村里有上坟祭拜的习俗。村里也规定,不准带纸钱上去焚烧。可是,总有些人要偷偷摸摸地带上去。前年,祝师傅照例给茶树做防冻养护。到冬至那天,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他心想,下午可以到自己的老父老母坟前祭拜了。这时,不远处传来了呼救声:“着火啦!着火啦!”只见一股浓烟带着火星子窜上来。“不好!”祝师傅轻呼一声。那个方向正是去年专门为茶山新建的一个简易气象站。这个气象站可是村里人的骄傲,对于一辈子靠山靠天吃饭的山农来说,可是天大的福利啊。“气象站旁边有条山沟,就是有点陡!”祝师傅快速地思考着。接着,迅速地将桶里的防护膜处理好,拎着桶直奔起火点。
坟前,一个老太太早已不知所措的在原地打转了,旁边有个八九岁的小孙子在劝她:“奶奶,你别转了,爸爸已经去山下叫人了,你转也没有用啊,我们老师说了,现在要文明祭祖,不要烧这些东西,你就是不听,唉!”“奶奶,快看,祝爷爷来了!”最近一直没有下雨,火势已经有些蔓延。“小祥,来,快,你跟我去山沟那里取水!”小祥也懂事,立即跟上了祝师傅。山沟确实有点陡,祝师傅让小祥站在边上,自己下去,先将桶里装满水,然后,脱下外套,将它浸湿,再递给小祥。“小祥,这衣服有点重,你先拿着,慢慢地往回走,我拎上水就来啊!”“噢,好的,祝爷爷!”两人很快回到了坟前,一桶水浇上去,只灭了三分之一,小祥将湿衣服递给祝师傅,祝师傅抡起衣服往火苗盖过去,一下、两下。。。。。。这时,火苗虽没往上窜,但还没有控制住,还得去拎一桶,祝师傅没有犹豫,拎着桶折回山沟。这时,老太太的儿子已经带着两个人,又拎着几桶水来了,火势终于控制住了,老太太也跟人说,是祝师傅先来灭火的。而此刻的祝师傅,刚打满水要上来,因山沟的沟沿上有青苔,脚底一滑,摔到了山沟里。后来,祝师傅的腿伤没有治好,就落下残疾。
阿亮问:“爸,您不去拎第二桶水,这腿也不会瘸了。”“孩子啊,做人如果心里只装着自己,那么失去的会比得到的多,会变成一个孤独的人,就像这茶成为茶叶,让人品,是把芳香留给了人们,这就是一种奉献。”
阿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月光照耀在两个人的身上,和着茶香,有一种清凉之感,让人深思。那一刻,阿亮下定决心,要向爸爸好好学习炒茶技术。
我又抿了一口茶,茶水的味道沁人心脾。祝师傅的人生很平凡,但,他对自己手艺的坚持,对不顾个人安危的坚定,又让他的人生多了很多色彩。对,他就是我心目中的传奇,一个平凡的传奇人物。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题记
一个春雨绵绵的春季,我随着舅舅来到了祝家村。白墙黑瓦青石板,烟雨小巷油纸伞,迎面扑来得仿佛是100年前的清风,下的仿佛是200年前的春雨,我仿佛被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感受着这里的古色古香。忽然间,飘来了一阵浓郁的茶香味,舅舅告诉我,这是这里的家喻户晓的炒茶师傅——祝师傅,人称“祝一手”。他炒茶已经有40年了,之所以叫他“祝一手”,是因为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用手工炒制茶叶。他认为,茶叶是有灵魂的,要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用机器炒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手炒出来的香味才更浓郁、持久,口感也更甘醇。怀着好奇心,我走进了他经营了多年的小店。
初见祝师傅略感惊讶,他的左腿有点瘸,很清瘦,眼神很深沉,倒有几分隐世高人的感觉。“这是英子(我妈的小名)家的吧,还是手里抱着的时候见过,来,坐,坐!阿亮,茶水烧好没有,客人都进门了!”“来啦,来啦!”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端着茶水从里屋出来,体态强健,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三叔(我的舅舅),您喝茶!”“爸,这位就是城里的弟弟吧,来,弟弟,这是自家炒的茶,你尝尝!”“谢谢!”他见我在打量他,就不好意思地笑着,挠了挠头,转身把手里的茶端给祝师傅,“爸,您喝茶!”茶水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喝了一口,舌尖略感有些涩,回味却是清香甘甜。“老哥啊,我看自打那事儿以后,阿亮娃算是真的懂事了呀!”舅舅喝了口茶,慢慢地说。我不解地看向祝师傅,只见他将眼睛看向了不远处的茶山,若有所思。
祝师傅从十五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从采摘到炒茶,样样精通。在外行的人看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新鲜茶叶没采好,会影响口感,也会影响质量。炒茶过程分为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十个步骤,这十个步骤在制作时的火候、力度,都要拿捏好,祝师傅的手,就像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练就出来的火眼金睛,每个步骤都精准、利落,在200℃的高温下,手上不断地冒出血泡和脓疱,随着岁月的积累,变成了老茧。
阿亮其实不是祝师傅的儿子。10年前,阿亮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远离了人世,他的爷爷已经年老体弱了,于是就把他送到了祝师傅这儿,想让他学一门手艺,好谋求生计。祝师傅见他很可怜,又一脸聪明的样子,于是就收下了他,包吃包住,当起了他的“爸爸”。
可是,阿亮嫌辛苦,不肯学。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跟着村里的小混混到别人家的农田里去撒欢,损坏别人的庄稼,他们到过的地方,经常是鸡飞狗跳,一片狼藉。很多人都向祝师傅告状,祝师傅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为此,祝师傅没少操过心。
每年冬至,村里有上坟祭拜的习俗。村里也规定,不准带纸钱上去焚烧。可是,总有些人要偷偷摸摸地带上去。前年,祝师傅照例给茶树做防冻养护。到冬至那天,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他心想,下午可以到自己的老父老母坟前祭拜了。这时,不远处传来了呼救声:“着火啦!着火啦!”只见一股浓烟带着火星子窜上来。“不好!”祝师傅轻呼一声。那个方向正是去年专门为茶山新建的一个简易气象站。这个气象站可是村里人的骄傲,对于一辈子靠山靠天吃饭的山农来说,可是天大的福利啊。“气象站旁边有条山沟,就是有点陡!”祝师傅快速地思考着。接着,迅速地将桶里的防护膜处理好,拎着桶直奔起火点。
坟前,一个老太太早已不知所措的在原地打转了,旁边有个八九岁的小孙子在劝她:“奶奶,你别转了,爸爸已经去山下叫人了,你转也没有用啊,我们老师说了,现在要文明祭祖,不要烧这些东西,你就是不听,唉!”“奶奶,快看,祝爷爷来了!”最近一直没有下雨,火势已经有些蔓延。“小祥,来,快,你跟我去山沟那里取水!”小祥也懂事,立即跟上了祝师傅。山沟确实有点陡,祝师傅让小祥站在边上,自己下去,先将桶里装满水,然后,脱下外套,将它浸湿,再递给小祥。“小祥,这衣服有点重,你先拿着,慢慢地往回走,我拎上水就来啊!”“噢,好的,祝爷爷!”两人很快回到了坟前,一桶水浇上去,只灭了三分之一,小祥将湿衣服递给祝师傅,祝师傅抡起衣服往火苗盖过去,一下、两下。。。。。。这时,火苗虽没往上窜,但还没有控制住,还得去拎一桶,祝师傅没有犹豫,拎着桶折回山沟。这时,老太太的儿子已经带着两个人,又拎着几桶水来了,火势终于控制住了,老太太也跟人说,是祝师傅先来灭火的。而此刻的祝师傅,刚打满水要上来,因山沟的沟沿上有青苔,脚底一滑,摔到了山沟里。后来,祝师傅的腿伤没有治好,就落下残疾。
阿亮问:“爸,您不去拎第二桶水,这腿也不会瘸了。”“孩子啊,做人如果心里只装着自己,那么失去的会比得到的多,会变成一个孤独的人,就像这茶成为茶叶,让人品,是把芳香留给了人们,这就是一种奉献。”
阿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月光照耀在两个人的身上,和着茶香,有一种清凉之感,让人深思。那一刻,阿亮下定决心,要向爸爸好好学习炒茶技术。
我又抿了一口茶,茶水的味道沁人心脾。祝师傅的人生很平凡,但,他对自己手艺的坚持,对不顾个人安危的坚定,又让他的人生多了很多色彩。对,他就是我心目中的传奇,一个平凡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