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题记
印象里,我是外婆带大的,所以自我记事以来,我与远在江西的爷爷只是一年见一面,我对爷爷的印象也仅仅止步于一个不善言辞,行动缓慢,不露喜怒,经常看电视的平凡老人。
爸爸口中的爷爷却是带着传奇色彩的。作为一名党员,他的一辈子,复杂来说来来回回忙忙碌碌了很多事情,简单来说就是为祖国奉献了一生。
记得有一年,爷爷奶奶来杭州,我们带他们去看宋城千古情的表演。当中有一个朝鲜民族甩辫子的舞蹈节目,我其实没什么感觉,只觉得气氛热闹,技艺高超,后来听爸爸说,爷爷在看到那些演员甩起头上的辫子的时候,眼里闪了闪,竟是有眼泪要掉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爷爷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怀着一腔热血,带着一身干劲,加入了志愿军的队伍,踏上抗美援朝的征程。
在那个新生的中国急需证明自己的年代,非常需要像爷爷这样的少年郎挺身而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一群年纪相仿的人一起,为朝鲜,为中国,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打破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赢得抗美援朝伟大胜利。这一场胜利,使得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更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那场战争过后,爷爷来到江西,进入了721矿。721矿坐落于江西乐安县古城,是亚洲最大的铀矿石开采基地,有铀都之美称。解放初期为避免各方势力之虎视,故以721为代号。随着六七十年代军工业迎来辉煌时代,721矿也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在中国“二弹一艇”(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中作出过巨大贡献。爷爷就在这721矿里耗费了四五十年的光阴,娶妻...生子...他的大半人生就与这座矿紧密联系着了。辐射带来病痛,摧毁他的身体,却无法摧毁他为祖国原子弹事业作贡献的那颗赤子之心。
也是在这里,他结婚生子,拥有了七个子女。在那个年代,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要把七个孩子拉扯大,这是很难得的。听爸爸说,有很多人把养不起的孩子送走甚至直接弃养......而爷爷不,他要把他的儿女一个个带大成人。生活虽然艰苦,家庭虽然不富裕,却也没让任何一个孩子被放弃。
爸爸说,爷爷教给他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奉献。少年时的爷爷,将自己奉献给抗美援朝的战场;青年,中年,老年的爷爷,把自己奉献给原子弹材料的矿洞......他的一生都无怨无悔的投入祖国建设中。“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在那个主旋律为“奉献”的时代,他将自己化为一块坚实的砖,撑起那个新生的,需要新鲜血液的中国。
记不得是哪年的春节了,有六位两鬓斑白的老人结伴敲响了爷爷家的家门。打开门,七位老人相见的那一瞬,我好像又看见爷爷的眼里闪着泪花。后来我才知道,那年的抗美援朝,带走了他们湖南连一百多个兄弟的生命,只剩下他们七个老人。那日一聚,也许也是他们的最后一聚。
你说,爷爷在战场上与死神交手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呢?我猜,也许是期待战争早日胜利,也许是想着胜利后和兄弟们饱餐一顿,也许是偶尔思考结束后的人生去路......不过,绝不会是后悔地想没有参军的生活会是怎样,绝不是遗憾自己一时冲动热血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我想我能明白了。
我们推崇的英雄从不是仅顾一己之私扬名立万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植根于中国人思想中的集体意识。从“达则兼济天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往今来,青史垂名的不只是文学大家,革命先烈,清廉士官,更是千千万万的,默默无名的那些平凡人,而我的爷爷,正是其中一员。身为一名党员,一名中国人,由于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奉献自己。对他来说,奉献不是绝望的无奈,而是一种更伟大的选择。
自幼父母双亡,早早的便依靠自己生活的他,把八月一日定为自己的生日,也许从那一刻起,他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脚下这片中国大地。年轻时的他没有家,国就是他的家,后来他有了小家庭,却也从未忘记祖国母亲的怀抱。他不是舍小家为大家,而是尽到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含辛茹苦拉扯大自己的每个孩子,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传给他们红色的血脉,让他们知道,即使无人知晓,也要持奉献之火炬,散灵魂之芳香,铸社会之大厦,为国家之栋梁。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又伟大的人。时代造就英雄,他不是历史长河中朝生暮死的蜉蝣,而是茫茫夜空中一颗组成灿烂星河的星。他的呼吸停止在三年前的一个平凡的日子,他的生命却薪火相传绵延不息,以另一种方式达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