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谷,力攀极天
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不乏传奇人物。大多数人曾经都和现在我们中许多人一样为了生计劳苦奔波、走在大街上无人熟悉,甚至步入低谷、濒临绝望。然而他们凭借着自己伟大的追求、满腔的热血、不懈的努力,才得以走出低谷,到达极天,铸就传奇。臧健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臧健和是“湾仔码头”速冻食品品牌创始人,是一名优秀企业家。1977年,臧健和辞掉了护士工作,带着一双小女儿到泰国投奔丈夫,谁知由于重男轻女,丈夫再次娶妻生子。臧健和不接受一夫多妻的现实而离开,辗转到了香港,租住在一间狭小简陋的小屋里。初到香港,她不懂粤语,生存困难,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肩上,刚开始她一天干三份工作,睡眠时间很少。后来她因为伤病而无法找工作,她本可享受“公援金”却婉言谢绝。“我母亲从小教育: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白领钱我自己会失去斗志,孩子也会受影响。”臧健和说。
在朋友提议下,她自制小木车到湾仔码头卖起了家传北方水饺。那时不少人在码头候船用餐,从没做生意的臧健和成了一名小贩。开始的日子给她留下最深、最多记忆都是关于苦难。两个女儿每天来摊上帮忙,冬天的冷风使洗碗的小女儿胳膊冻伤,但她们从不抱怨。臧健和母女忙碌的小摊成为湾仔码头上一道动人的风景。
一直以来臧健和就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做事,食品和器皿保持清洁卫生。“我做的水饺卖给顾客,就要像对我自己的朋友、亲戚那样,让他们吃得卫生、开心,他们才会再回来。”这种意识揽了一批回头客。但他们多是北方人,原因是她的水饺太正宗而没有迎合当地人口味。臧健和主动征求顾客的意见后自己改良,终于得到了香港人的认可,拓宽了销路,她的水饺也进了一些高档场所。
3年后,一个改变她事业和命运的机会降临了。一位日本老板认可她的水饺,打算提供设备,但需用日本商标,臧健和懂得“品牌保护意识”而回绝了。对方让步,但在包装上不能印通讯地址、电话。“与顾客失去了沟通,再怎么来改变口味、提高质量?”臧健和又一次回绝,日本老板也认同。谈价时她报出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因为水饺在码头上卖,可以简单包装甚至直接煮了卖,但要进百货公司必须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应改善工艺、改良包装,成本更高。就这样,一个不懂经营之道的弱女子征服了老练的日本商人, “湾仔码头北京水饺”由著名日本超市横扫香港饮食界。“别人都说我有福气、运气好,我不这么看。都在码头上摆摊,有的人连小贩都做不长远,而我想就是做小贩也要做最好的,日本人跟我合作并不是我运气好,而是我的饺子好。”臧健和说。时至今日, “湾仔码头水饺”占领了不小的市场。她的女儿也从国外学成归来,分别成为了两家公司的高管。
臧健和的成功固然与她的选择和坚韧有关,而且顾客对她的影响最大。怀着感恩,臧健和要求员工爱护顾客。顾客中买了东西不满意而不投诉的顾客占大多数,他们很忙而选择以后不买。投诉的顾客很少,却都是爱护臧健和。她清楚记得,一位顾客写信说买了五盒水饺,煮了两盒但全开口,臧健和最后发现是由于工厂的新工人培训不彻底。若没有顾客,她将蒙在鼓里,流失大量顾客。为回馈忠实顾客,臧健和特意在起步的地方开设专卖店以批发价销售,她说:“这些客人都是从我做小贩时培养起来的,对他们,我有一分情,一分义。”
臧健和也不忘困难时受过的帮助,曾羡慕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因此在帮他人忙时感觉很幸福、开心。为纪念已故的母亲、让母亲一样的老人们幸福,她向青岛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以母亲的名义建老人院。行善,自此成为臧健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怕失败,不如说是怕成功。失败得越惨,激励人成功的力量越强。”臧健和普通的言谈中讲出了哲理,教导我们在受挫时走出低谷,力攀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