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一题】传承弘毅精神(朱锦洪)

作者:朱锦洪 投稿时间:2018-11-13 20:50:51

                                                                       传承弘毅精神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每每读起,总是掩卷长叹,眼前浮现出闻一多那置生死于度外的慷慨演讲,王荆公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壮语,以及鲁哀公那“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的由衷感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 。

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士子,就是在这样的召唤与鞭策中前赴后继地走上了那条求道而又殉道的悲壮而又光辉的道路。然而,当历史翻到公元21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刚刚席卷全球,全球化的脚步便毫不停息地汹涌而来。沧海横流,英雄依然不断,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涌现,只是他们不再会被全民崇拜,而我们也只有在书中才能呼吸到些许英雄主义的气息。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从来就没有中断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

有时候,国家破裂,我们只有紧握民族精神,才能重振山河,振兴国家。战火纷飞,满蹄踏破国都,北伐再败,是再战,还是把心血就此拱手相让?东风吹拂,郑成功绽开愁脸,举起民族大义的大旗,挥师东下,一举驱跑侵略者,收复台湾。既成就了自己,又实现了中华统一和伟大复兴。

有时候,国家被侵,我们只有紧抓民族大义,驱逐外寇,还我河山。三省沦陷,内战频频。是做“亡国奴”,还是做卫国英雄?雪花飞舞,张学良仰望苍天,扯起民族大义的风帆,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并力抵抗日寇,最终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既证明了自己,也赢得后人由衷的钦佩。

有时候,国家遭遇自然灾难,我们只有心系灾区同胞,众志成城,才能共建家园。汶川倾倒,山川被毁。转瞬间,天崩地裂,高楼倒塌,良田被毁,厄运接连降落在中华大地上,摧残着中华儿女的身体,带给中华儿女无限的苦愁,但是,中华儿女没有害怕,也从未畏惧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4亿人的心连在一起,必在废墟上建成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和兴旺,这样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没有凝聚力的民族会怎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让弘毅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吧。

弘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我们的理想目标,更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我们不仅要传承它,更要学习它的内涵,发扬中华的民族精神。


作者姓名:朱锦洪

学校: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常路学校

年级:七年级

班级: 2班

指导教师:李秀艳

联系电话:13735102722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