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 题号 题目:低头的中国汉 作者:郭姿妤

作者:郭姿妤 投稿时间:2018-11-12 21:31:56

低头的中国汉

家里有一把小锄头,他从小握着的,小的时候生活在乡下 ,根本不用父母教育,也知道劳动是自己的本分,于是没有锄柄高的就开始用它同坚硬的泥土抗争了

起初手心没有锄柄硬,手上起了很多泡,泡破了,流出的水由清到浊,后来夹杂着血丝,最后那些起泡的地方,皮全部蹭破了,只剩下一些微凹的小坑,血肉模糊。原先只是火辣辣的疼,到后来犹如针扎了一般,锥心的痛,但敢喊出声。农人邻居也见惯不惊,看着被血丝染红的双掌,说了声,这孩子还嫩了些。几天后,手上的伤口结痂了,从黑红到黝黑,那是炭和铁一般的颜色。后来长茧子的地方皮又蹭破了,再结痂,反复多次,那些茧子就比木头坚硬了,锄柄就很难伤害到它们了。有人曾经很形象地说,别看这是死木头,不喝你几滴血,你就别想拿起它。

他是我的祖父,是个农民,从小到大扛着锄头的低着头的农民。

我曾经去新加坡采访了一些孩子,问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无一不是会绝世武术,昂首挺胸,因为在他们心中,中国人,是龙的后人,是强大,精神的。中国人传承龙的的文化,难道不应该是神采奕奕,阔步向前的吗?

我又想到了我的祖父,一个赤条条的,弓着背的农民形象。

我的一个叔叔是一个艺术家,最近又突发奇想在大地上做一个秦始皇的雕像,我想电影里有很多秦始皇的形象,又如何能把这个雕塑做的与众不同呢?他察觉到了我的心思,突然站起来:

神情严肃,做了一个撩开大一的动作,然后低着头说:“这就是我要塑造的形象。”

我感到很奇怪,过去看到的秦始皇都是昂头,阔步,拿到秦始皇就是你这样的?这是啥样啊?叔叔笑着,你难道不知道,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是内在的力量,就是收敛,含蓄,敦实,向下。还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仰面的婆姨,低头的汉。在村里走路的时候,抬着头,叉着腰的这种破译千万不要惹,她们动不动就会骂街,收拾你,但更让人害怕的是那些有点罗圈腿儿的小驼背,低头在那儿走来走去的老人家,全村人的故事,命运,走向,每个家族里的事儿其实他们都能掌控,这就是“低头的汉”中国人应该是内在非常有力量,而外在又给人一种不争,谦和,收敛的形象。是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我十分震撼,龙的文化传承竟是中国人内在和外在的表达方式,大概就是这样一个“低头汉”的形象。      

找到了那把锄头,很认真地看手上的锄柄吃饱了汗水,颜色渐渐变黑,越来越像我们被太阳曝晒和臭汗浸泡的肤色。锄柄上的木纹跟手纹很相似,只是线条更粗犷些。我还发现这些木纹逶迤向同一个方向 特别深的木节,呈不规则的圆状。祖母说,这木节是树受的伤,结的疤。我眼前仿佛看见旷野里的一棵小树后来我曾向父亲求证过,父亲说,农人喜欢选有木节的木棍作锄柄,它们更硬,更不容易折断。受伤是树干的不幸,但这不幸成全了木头的坚硬,使它能够同铁相结合,成为挖凿坚硬泥土的利器。我发现,这圆状的疤痕,极像木头长出的眼睛,总是不动声色地凝视着一个个龙的传人

有多少把锄头长了这样的眼睛,我无法全部知道。但我知道用过锄头的手掌,上面也会布满一些更小的眼睛,它们的通用名字是茧子。要成为一个纯正的农人,手上、脚上、肩上等地方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别看这些眼睛显得眼神呆滞,只有它们,才能一眼看穿苦难和贫穷。乡村是落后的,农活很繁重。我不会去歌颂这些原始的劳作,但以往的乡村总让我想起锄柄上的木节,正是它使木头更坚韧,显示铁一般的品格一代一代传承龙的文化,中国人的内涵

                                                                                                          普陀第二中学 807 郭姿妤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