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第一题】 品茶,品中国 李春扬
品茶,品中国
每逢过节,乡下爷爷家总会有一大批亲戚,特别是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节日。每年这个时候,爷爷总会拿出那副他视若珍宝的茶具,沏上一壶好茶,招待客人。他还拉着我和妹妹,给年幼的我们讲茶的故事。
记得爷爷说过,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经历过许多磨难与挫折,能够流传至今的文化少之又少,茶文化便是其一。
说到茶,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茶圣陆羽。
公元733年的一个清晨,竟陵笼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着一个男婴,男婴让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禅师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后来就被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叫“雁叫街”,遗迹保留至今。积公是当时著名的高僧,他的故交好友李公住在寺西村,开学馆教授书童。于是积公便请李氏夫妇养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公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于是给弃婴取名季疵。此后,李氏夫妇待其如亲子,饭同桌,寝同床。一晃七八年过去了,李氏夫妇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日笃,便一家人千里迢迢回了湖州,留下季疵一人回了龙盖寺。智积禅师有意栽培他,甚至为其占卜取名为陆羽。积公善煮茶,陆羽在十二岁离开龙盖寺时便已经深谙艺茶之道。
沏一壶好茶,重要的不仅仅是茶叶,还有沏茶之水,沏茶之技,沏茶之心。
唐代宗嗜茶,他听闻智积禅师善品茶,不仅能鉴别茶叶,还能分辨沏茶之水,煮茶之人,于是下旨招来了积公,决定当面试茶。积公一到宫中,皇帝便命宫中沏茶能手沏上一碗上等茶,给积公品尝,谁知积公只浅尝了一口,就不再喝了。皇帝问其原因,他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他的茶,再饮别人的茶,就感觉淡泊如水了。”皇帝听罢,问陆羽在何处,积公回答道:“陆羽酷爱自然,游遍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贫僧也不知其现在何处。”唐代宗连忙命人四处寻找陆羽,几天后终于在江南找到了他,便招他进宫。皇帝见他虽其貌不扬,且说话结巴,但出言不凡,知识渊博,便让他煎茶,陆羽欣然同意,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献给皇上,皇帝命人给积公送去一碗,积公品尝后,道了一句:“好茶!”便兴奋地走出书房,兴奋地叫道:“鸿渐在哪里?”皇帝听到大吃一惊,问他何以知晓陆羽来了。他答道,这种茶只有渐儿煎得出。皇帝十分喜爱陆羽的技艺,让其在宫中供职,但陆羽不慕荣华富贵,不久就离开了。
品茶和沏茶一样,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只有像积公,陆羽那样真正倾心于茶道的人,才能沏出,品出茶真正的韵味——自然。
再有几个月就过年了,真期待爷爷给我们讲茶,讲中国。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2)班 李春扬 指导老师:吴惠芳(联系电话:135870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