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社会滥用古诗词的看法
对当今社会滥用古诗词的看法
仇文恺
使用名言来突显效果,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正所谓“引经据典”,清代贡生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有云:“少君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众皆悦服。”由此可见,引经据典可令他人高兴,不觉低俗,同时加强自己的语文功底,但前提则是适当使用。但现在的娱乐圈,各种综艺节目中,已将无数千古名句,歪曲了本意,甚至还沾沾自喜,各类用法早已泛滥成河,只有极少数人还本着“严谨,科学”的方向作节目了。
如“以德报怨”一词,本应是一长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意思是以怨报怨,以德报德,却被所谓的“娱乐效果”给缩成了这样,本若只是这般也便算了,但紧跟着,性情刚烈的孔子莫名其妙地变得软弱了起来,别人欺负他,他也只敢“以德报怨”了。这件事说轻了是误解,说重了则是篡改历史!再则,节目中经常会流传出一些经改编后的对话,听起来是很顺口,且在网络上四处飞传,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好的。堂堂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上上下下五千年文化的积累,人们的脑子不用在如何说出一些有道理的千古名句,而放在如何将千古名句改编得令人发笑吗?
美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愁如“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乐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有《咏柳》的碧玉妆成;夏有《小池》的泉眼无声;秋有《秋夕》的夜色凉如水;冬有《江雪》的千山鸟飞绝。在古人眼中,每件东西都有不同的样貌,但现代人眼中,似乎只有一件东西是重要的—名利。他们为了吸引他人的目光,不惜改编名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好好保护中国的古文化,不要让它们再被委屈,误解,我在这里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一、 多多朗读、背诵古诗,同时要明了它含深层含义,对历史背景、诗人生平及写作风格有个大致的轮廓,不至于将整篇诗文误解。
二、 不去恶意改变句子,对于网上看到的句子则一笑而过,不要记在脑海中,之后再传到其它地方。
三、 不要为了出风头而将一些不理解的诗文说出来,明明是一知半解,一定要装作行家,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让一种不好的风气传播开来。
希望这篇文章和这几点建议,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