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2】说《论语》+曾贝尔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载,回首翘望,如今的科技文华,那是多少前人思想文化的精辟的凝练。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此可见儒学对我们的影响之深,这也使的它在对传统文化批判最为厉害的新文化运动之后,不仅没有覆灭,反而更为优质存活了下来。
我们尊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态度,我们接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思想,我们谨遵“弟子,入学教,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的教诲。一部《论语》,几近涵盖了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完整度,涉及面之广,涵盖内容之多,很少有著者能与之比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在这个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极其发达的年代,《论语》似乎遭遇了一个新的更为艰难的瓶颈期。新时代的文化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不断飞跃,陈旧的《论语》似乎跟不上前进的时代,久而久之,《论语》是否就会这样淹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中,亦或是与新时代的文化产生冲突从而被人们选择性抛弃呢?
愈发严重的问题背后,似乎出现了一批“党醒者”,继而就出现了各大媒体上开始宣扬《论语》,以及《论语》翻拍电视剧等。可是这样的方式,是否能让我们触及传统文化的本质呢?
在我们听电视上讲《论语》,或者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所接受的信息是强制性的,会不加思考地一股脑地装进自己的脑袋里。或是有时只单纯的被所讲的故事所吸引,就像我们在理解成语时,更爱听的是成语故事,而当真正遇到这个成语时,却还是不会运用。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去探索到《论语》的本质,以及所蕴含的理念。
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样的宣传,《论语》再次被大家所重视起来,更多的人开始通过这样的节目激发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更深刻地去了解中华文化,去追溯这五千年文明的本质。
我并不反对这样的方式宣扬《论语》,因为它的确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广的左右。但这样的宣传,应该建立在《论语》本身的基础上,不能够随意地篡改,我们需要宣扬的是一种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大众尽可能地接触到真正的《论语》。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不会泯灭在时代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道理,绝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埋藏,它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这并不一定只是代表老旧的思想,它依然可以促进新时代的发展,会随着社会一起进步。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在未来,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一定会融合地更好,创造出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姓名:曾贝尔
学 校: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年级/班级:九年级十三班
指导老师:江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