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
说起龙文化,那可要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老祖宗那是分为一个个部落,在那弱肉强食的时代,大部落会吞并小部落,许多小部落也会联合在一起,吞并其他的部落。在他们互相吞并,打仗的时候。心里总得有个寄托,慢慢演变成代表这个部落的事物,也就是图腾。一般来说,图腾都是动物。往往人们哪个动物越强,人们就会让那个动物成为自己部落的图腾。比如,有人认为老虎厉害,就让老虎成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往往那些人还会说自己是老虎的子孙或说老虎是神。人们都会崇拜他们的图腾,也就是图腾崇拜。但有些部落的人认为,没有什么动物能配得上他们,所以他们就把许多动物的特征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生物,于是,龙就诞生了。
而龙是不是就是’‘dragon’’呢?并不是。这个词的意义是恶魔,跟我们崇拜的龙是不一样的。如果要翻译,应该是“loong”才对。汉代的学者王充说过一段关于龙的介绍,大概意思是这样的;龙头到胳膊,胳膊到腰,腰到尾巴三段距离是相等的,龙的角像鹿,头像骆驼,眼睛像 兔,颈部像蛇,腹部像大蛤蜊,鳞片像鱼,爪子像鹰,手掌像老虎,耳朵像牛。”
据说黄帝部落的图腾是龙,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龙文化就一直延续下来了。古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他穿的衣服是“龙袍”,坐的椅子是“龙椅”,现在我们中国人也自称“龙的传人”。关于龙的节日,更是不可胜数。端午节的赛龙舟,春节的舞龙等等。一些少数民族关于龙的节日也很多,比如云南河口大青山瑶族,他们关于龙的节日就很多 ,龙头节,龙母上天节以及龙公上天节,可见他们对龙的尊敬。接下来,我要讲一个关于黑龙江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黑龙江并不叫黑龙江,而是叫白龙江。因为有白龙住在这里。但这白龙脾气暴躁无常,时不时兴风作浪,使百姓们苦不堪言。江边住这一户姓李的人家,李老汉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那个儿子与常人不同,身体乌黑发亮,强壮无比,丰神迥异。他助人为乐,深受百姓欢喜。又一次,白龙又在兴风作浪,李老汉的儿子看不下去了,就现出原形,原来他是一条黑龙。他向白龙飞去,与白龙大战了三天三夜,黑龙体型小,不占上风,他已遍体鳞伤。在黑龙体力不支时,老百姓给他送吃的,观音菩萨也来助阵。白龙最终被打败了。之后黑龙受百姓拥戴,一直守护在江边,从此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这里也变成黑龙江。
小时候我就喜欢龙,觉得他和恐龙不一样,比较厉害。不知是哪看来的,我也没学,我就会画龙了,龙的形象多次出现在了我的画中。于是龙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也刻在了我们所有中华人民的心中,我们中华民族就像龙一样。不断前进,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