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1】 最美中国龙 孙灵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现在,龙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龙装饰、雕龙、元宵节舞龙、端午节赛龙舟……它们是长期流行的民间文化,龙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大年三十过后,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元宵节了,既有甜甜的元宵,又有很棒的舞龙。舞龙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难道只有一种吗?当然不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各地各民族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瞧,龙出来了。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力壮。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锣愈击愈紧、鼓愈敲愈密、人愈翻愈险、狮愈跳愈高,观众随表演而起伏。踢跳翻蹬、立卧滚斗、勇猛憨厚、惊险逗趣,赢得“满堂”喝彩。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了人心。舞龙成为了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乐章,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无往不胜的豪迈气概。
说完舞龙,我想“龙舟”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也是不可缺少的。龙舟一般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一般为红、黑、灰色,以木雕成。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咚!咚!咚!” “一、二!一、二!……”响亮的口号声伴着整齐的鼓声,船桨整齐有力地 拨动水面,划出一道道有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道道金光。船也像离了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呀!这条‘龙’更快。” “那条追上来了。” 观赛的人一点儿也不比比赛的人们更不激动。在金色的波纹的衬托下,大家更绷足了十二分精神。鼓声更响亮了,口号更整齐了,浪花更汹涌了。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是“龙的传人”,都有一颗团结一致的心,一颗向往美好的心。
龙,不曾存在,可龙文化却无处不在。龙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是人们从古至今美好愿望的寄托。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人们已经渐渐忘记了龙文化,忘记了传统文化。龙的传人!我们必须牢记古人的精神品质,真正活出中华人民的气概。
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努力,创造“巨龙”的任务我们也重负在肩,龙文化更需我们发扬光大。巨龙之流,奔流不息。
孙 灵
九(1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