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外婆家的老街
“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流浪猫睡熟在摇晃秋千,夕阳照了一遍它咪着眼”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脑海中就浮现外婆家的老街——潮济老街。
潮济,在老黄岩人中是一个熟悉的地名,它象征着黄岩的过去,曾经一度是黄岩西部水路重镇,每日都有来往过客到潮济码头,素有“西乡小海门”之美称。
蜿蜒的老街被一条悠悠的鹅卵石铺的路贯穿其中,北起沚江亭,向南婉约延伸到三官坛,估约300米。一眼望去,老街的建筑最具特色,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后来经过政府的整修,但大多保留了建筑的原貌,修复后的仿古建筑——那些青瓦、挑梁及其梁上的神话故事题材的人物和牛腿雕饰、格子式的窗页,仍旧能使人依稀辨得清末民初那段逝去的背影。无数家店铺临街而立,每家店铺都保留了原本的建筑格局和自然景观,林立的商铺上挂着老字号的招牌。一家家店门,透露出江南水乡古朴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到穿越百年。
安静地步入老街深处,街道的喧嚣顿失于耳,巷子两旁用青砖砌起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绿的发亮,偶尔会看到如米样大小的苔花稀稀落落散布绿色中时,你就会感叹生命的伟大了。诗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飞起的檐角上几株绿植正从瓦片中探出身子,给老街增添几份生机,生命就在不经意中,蔓延开来。独自欣赏着古朴的景色,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无论是谁都不会忍心破坏老街的幽邃,轻轻地走着,感受着老街特有的气氛——淳朴、静谧。
那是一条幸福的老街,那里的老人起得比鸡还要早,总是穿着朴素的有时还会打着补丁的衣服。清晨他们会敞开咿咿呀呀的木门,拿着一把小竹椅,坐在门前梳头;白日里,他们下地,喂鸡,逗狗,养养花,也有岁数大的老人喜欢坐在高高的门槛上晒着太阳打瞌睡,日子过得慵懒而舒适;黄昏他们会拄着拐杖慢慢地在街上溜达,三五一群人坐在小石凳上在那里说东家长,道西家短。这样的生活淳朴而平淡,却足够细水长流。我特别喜欢这条老街,还有老街上的老人们,他们那灿烂的笑容能让人感觉到幸福的味道。
老街的建筑古色古香,下雨天,雨水顺着长满青苔的瓦片的凹槽滴落下来,拍打着青石板,叮咚作响。女孩子的高跟鞋踩在上面敲打出清脆的声音,烟雨缭绕的老街散发着一种令人陶醉的历史气息,如诗般的淡雅――“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让人不禁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想起那丁香一般的女子,独自徘徊在这悠长悠长古朴幽雅的街巷。
老街上的小吃很多,最有特色的就是乌饭麻糍,那是将糯米在“乌饭树”沥成的茎叶汁中浸泡一天,再炊熟用捣臼捣成乌饭麻糍。撒上喷香的松花粉,吃的时候裹上我们这边特产的临古红糖,撒点芝麻,趁热咬上一口,麻糍的糯甜、树叶的清香,让人满嘴留香,那暖意能一直渗透到心田。
这就是外婆家的老街,这不仅仅是老街,这也是岁月的足迹,这也是历史的见证!这是一条历经沧桑,又在新中国的指引下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的古老的街。
许梦恬 浙江省黄岩实验中学 电话:1375766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