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龙文化》郑乐
龙文化
郑乐 开化一中八10班 指导老师董佩佩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龙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其它类型的文献更是庞大的。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装饰、雕龙、建筑里的龙吻,元宵节舞龙等等都是长期流行的民间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继承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的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无法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端午节龙舟赛是重要的活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日本、东南亚。端午节历史及其悠久,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其中一些活动与龙有关,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侍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成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竞渡歌》写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中国是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在人类的新世纪里,全世界将为它腾飞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