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题】天道茶文(余晨颖)

作者:余晨颖 投稿时间:2018-11-05 12:31:13

        天道茶文

                                 余晨颖


问:“何为茶?”

《尔雅·释木》云:“槚·若茶。”

《茶经》谓之曰:“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者,南之嘉禾也。”      

又问“从何起?”       

《茶经》答:“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而后云开见日,抚案长叹,这便是茶的前生今世了。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一盏清茶,数卷书册,闲云野鹤,便是文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了。“春风小榼三升酒,寒舍深炉一碗茶”白居易的桃源生活竟是如此简单,无谓世间名与禄,但求我心悠悠。三升清酒,一碗淡茶,足矣足矣。“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元稹以茶当酒,竟沉醉于这浓厚深远的茶香之中。李清照和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饮茶助学,“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李清照爱茶,乾隆更不必说,“茶淫桔虐”“痴茶成魔”,有老臣劝戒“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大笑“君不可一日无茶”。

不仅在中国,世界爱茶之人,比比皆是。

自文成公主入藏,日本最澄禅师留学中国后,东瀛,西藏,突厥,大不列颠……茶便在那里生根发芽,对茶的狂热追求从东亚席卷世界。 

陆羽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茗茶,味涩,后甘。极富盛名的普洱,观之,色似中药,初尝极苦,然到15泡,20泡之时,入口即化,涩中有甘,回味无穷,非旷达持身之人难品之。            

曾观茶术表演,着实令人惊叹。当滚烫的山泉水带着清冽自然之气凛然冲下之时,茶叶蓦然开始翻滚,扁平干涩的叶子被泉一遍遍冲刷,升华,冲刷,升华,洗去尘世喧嚣,洗去满身铅华,于无言山河中砥砺前行,于万千荒芜的历史旷野中觅得一隅天地。静默,舒展,方得一片翠绿,一室清香。  

从来佳茗似佳人,魏晋名士之风,名士之雅便尽在这些茶中了。 

一道茶,从种植、生长、采摘再至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的制作,再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进而感悟升华早已超过一般的物质形式,融为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抹波涛。

“和,静,清,雅”为茶道四字箴言。  

儒家最重“和”,和是中,和是宜,和是度,和是当,和是中庸之道。万事万物之和以首,无论是孔孟儒学,还是老庄哲学,都不否认这一点,俗语道:“家和万事兴”,惟有和,惟是和能将万物置于一平衡点上,方得天下安康清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万物之基,君子当以“清,雅”自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为外界纷杂繁盛所动,追求内心平和,超然洒脱。中华哲学数千年的探求,莫过于“天人合一”,茶之一字,渊源流长,体会多少,全看品茶之人,能从中窥见一二奥妙缘法也未可知。

请茶入室,焚香浴手,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罗茶,煎茶,于氤氲茶香之中,轻拂如云广袖,平一世之心。 

茅屋竹楼里,寮棚蒿庐下,画舫彩舸中,今夜消闲,坐片刻无分你我,明朝他去,喝一杯莫问东西。

天道茶文,心向往之。    

 

作者姓名:余晨颖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3班   

指导老师:潘明红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