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二题】生生不息,厚积薄发 蒋琪霏
假如有人问我:“你觉得中华文化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会这样回答,“意味着一种扎根在血脉中的根源,是深深埋藏于骨子中的信仰。”这种信仰,自文明的开端,炎黄时代,便开始影响于历代的子孙中,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源——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到现如今,有且仅有中国,将自己的文明传承了上下五千年而没有间断地保留了下来。每每忆及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都会在心底为我们的民族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光荣。 在祖国母亲迎来69周岁生日的日子里,我们回望了这六十九年以来国家的飞速发展与高度繁荣的文化。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3年袁隆平汕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实验,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的伟大壮举••••••这些壮举无一不展现出这条东方巨龙的苏醒。因为,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表现。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百花齐放,相互竞争。而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早就了儒家的高度繁荣,它惊人的延续性与稳定性造就当今一些优秀的儒家思想依旧在当今社会上广为人们所知,并且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如认祖归宗、家国情怀,使人们的心中有着对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为国家的繁荣从而努力的决心,从而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良好的秩序与坚定的爱国情怀。这是文明传承了五千年却依旧生生不息的直接证据。
然而谈到中华文明,我认不得不提的便是汉字之美。从仓颉创造的甲骨文,到如今的行书、楷书,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汉字同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它将它魅力无限的形状与工整清晰的字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唐代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碑》,笔力刚毅遒劲,他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作品被后人广为流传。再有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他是东晋时期书法的一位集大成者。从个人而言,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
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是十全是美的。
虽然中华文明的优秀之处数不胜数,但难免,它也会有被侵略的时候。想抗日战争的时候,以及那之前的等等外国列强对我们的野蛮掠夺。当时的爱国者们的不断斗争,才换来了当今的美好生活。还记得郁达夫在《沉沦》中说的那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个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的少女前头,他不得不自人说:‘我是支那人了。’‘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全身发起痉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这是当时爱国的人们的内心思想,幸好!现在的中国,现在的我们,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东亚病夫。如今的我们,是一条腾飞的东方巨龙,誓要重现我们的辉煌。
在其中,文明,作为一个必不可缺的精神动力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体现了一个社会的风尚,体现的,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
中华文明啊!您孕育了我们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如今,我们更应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来迎接面对我们的各种挑战。
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同时,我们厚积薄发,拥抱新时代,祝福你,中国!
参赛人:蒋琪霏
指导老师:李海宁
参赛学校:浙江省嘉兴市秀州中学高三(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