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浅谈文化之“根”(陶园)
浅谈文化之“根”
作为一个无名小卒,即使若浮游一般,也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深深震撼,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从来没有一个炎黄子孙将文化放在嘴边,却没有一个不受到其熏陶,她是潜移默化的,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一点。
吾今年十有七矣,实为小矣,而为中华所折腰,其甚是美矣。
在我的记忆里,我最早接触文化实体是在小学,一次,县里要筹办一次中小学艺术展示,我们学校为了创新,在各种比对之后,选择了剪纸,剪纸说难也容易,只是小县城里哪里会有学生专门学这个的,也就是学校里的一个美术老师会罢了。其实,说来也神奇,从小学毕业到现在,所有老师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美术老师了,她待人极好,十分有耐心,当时大家都叫她“大象老师”,也许是因为她看起来给人一种如大象般优雅的姿态,她的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过人之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高雅、风趣的老师,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植根。言归正传,当时,我也荣幸的被挑选上跟随“大象老师”学习剪纸。
我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就此开始。在剪纸这一古老的文化上我慢慢的顺藤摸瓜到了一丝丝文化之“根”,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地大物博”,其所涉及之广,研究之深,是我们这么一个个体即使向上天再借五百年也无法完全体会的。
从剪纸谈起,告诉你我眼中的中国文化。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由刀具在纸上弄出一朵一朵不一样的小花,那么,剪纸必定是到西汉时才出现的,但其实,剪纸的思想很早就在人们脑子中成型了,最早的“剪纸”是在金箔片上进行的,是在商代的荆沙文化遗址发现的,这是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剪纸类文物,中间是一个十二齿太阳,象征着3500年前人们对于太阳的信奉,崇尚自由、阳光,上下左右还有四只玄鸟,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神的仰望,这五个物件是在一个十五公分直径的元盘中,这也体现了人们当时的图形认知水平还是很高的,同时,这一文物被绘制成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由剪纸这一个小小的事例中就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之神奇,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出土了许许多多的文物,这其中随随便便一件都可以拎出来讲好久,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几千年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国文化的根伴随着中国人一路走下来,现在,它们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就拿剪纸来说,现代的剪纸已经不单单是纸上的形式,而是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灯罩、屏风、扇子、服饰上都有剪纸艺术的影子,在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凋零,反而她的根更加的深入我们的生活中了。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与过去已大大不同,生活改善了,但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忘记了民族之魂,忘记了传统文化之“根”,相反的,我们却更加牢牢地和其捆绑在一起,生是炎黄子孙,死是中华之魂,其带给我们的以及扎根在心底。
陶园
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 高二四班 杨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