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之韵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这是现代人对旗袍的赞美,看到这几句。不免得会想起那一袭青衣的女子。
旗袍,一种多个艺术交融的产物,清朝,由满族人的长袍转变而来,其中包含着汉人的细腻,满族人民的狂野奔放,两种特色相互结合,正是这一种微妙的结合,诞生出了这一美妙的产物。同时也象征了民族的团结,和我们国家的本质——由多民族人民组成的。
旗袍在民国时期则更为广泛的流传,在旗袍上绣上的牡丹花象征着国家,正是这样一种多民族艺术品,留传至今现在依旧是一种火爆的潮流,在中国举办的各大国际活动,都少不了旗袍的身影,这一种古风文化一融入中华民族,象征这中华民族女性的韵味之美。仿佛旗袍便是我们,我们便是旗袍。同时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大部分从旗袍的特点中寻找灵感。
时间,是任何文化沉淀的基础,也是任何文化发展的前提,正是因为华夏文明的五千年历史,才创造出这一门门深奥的学问。旗袍相比于日本的和服,和服,在汉服的基础上而诞生的另一种艺术形式,旗袍则更能表现出女性美的特点。同时,与西方的皇室的服装相比,则没有那么浮躁,而是一种朴素的,给人以一种平静的感觉,这就是旗袍优于西方的服装的主要一点。因此旗袍在国际舞台上略一筹。
但在现如今,快速的信息化时代,日月星辰时刻在不断变化,现在的我们所穿的服饰也大有所不同,随着服饰的样式不断更替,旗袍因此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旗袍的不断消失,是否会因此而消失?旗袍这一民族瑰宝,还能否想其他文化一样,继续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我想说:旗袍不会消失,而会更好的被保存。所留下的文化底蕴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更替,自然好的事物将代替原有的所不足的事物。现代所穿的服饰相比与旗袍,其美观性也许有所不足,但其实用性和本身的便利,才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穿着,但主要还是因为其美观性。这一民族瑰宝的传承的几十代人的生活,因此若我们不放弃,旗袍便不会失传,不会失去其象征意义。
五千年所带来的不只是旗袍这一件民族瑰宝,但大多数不能像旗袍这样流传下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不只是单纯的寄托在某一物件上,而是透过这一文化瑰宝来反映中华民族的道德与品质而通过这一点让我们铭记我们应有的根与本,因此继承文化必须靠我们这一代,我们后一代乃至以后的子子孙孙,只要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将不会消逝。
古风之韵,旗袍之美,在书画上,那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即使人见了难以忘怀,因此,中华古风之美震撼着我们震撼着世界,伸手去摸,难以捉摸,放手而观,却又十分吸引着你,魅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