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杯清茶
茶,这一个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中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来客,设酒,还是聊天,都少不上这一杯茶。主人沏茶,客人细品,无声间便是一种交流。
茶最早发源于中国,但从何时开始,却人人言殊。大体上是从汉始,于唐盛。茶的别名有许多,不同地区对茶的理解与泡制也各不相同。在唐之前茶一般写作“荼”字。“荼”字一字多意。于是,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清楚明了,就将“荼”改为“茶”。
相比于国外的下午茶,中国的茶种类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绿茶,红茶,黑茶以及黄茶。但在西部地区还有一种“奶茶”,此茶虽然叫茶,但并未用茶叶,而是牛奶制成。
在中国茶这么多千奇百怪的茶中,我唯爱红茶,比如铁观音之类的。在家中,每当夜晚要熬夜写作业时,我总会自己动手泡一杯茶,放在书桌上,一股清新顺着水汽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使人精神振奋。微抿一口,滚烫的茶水在口舌间流转,淡淡的清香于鼻间,微苦的茶水在口中,使人心神俱安,心灵愉悦。
喝茶的好处有很多,可以修身养性、消除疲劳。另外。沏茶也是一门手艺、如今泡茶大多都是把茶叶直接放在杯中,冲上热水就好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套完整的沏茶手续可能需要三到四个小时,而且要心如止水,不骄不躁。现在只在少数人手中能见识到一套完整的泡茶手续了。沏茶虽然规矩奇多,却也不失为一种修行,一种对于心神与性格的修行。
茶作为一种文化,也是在古人们一首首诗,一句句词,一幅幅画中体现并壮大的。早在唐宋时期茶已经成为文人骚客的描写对象。从古至今,在茶文化上留下印记的文人骚客多不胜数,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以及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苏轼等诗人的名句了。
喝茶又名品茗。“茗”原指茶树的嫩芽或某种茶叶,如今指茶。“品茗”这一词多从文人骚客口中说出。于是,喝茶便成了一件使人档次提高的事情,正因如此,品茗之人对于沏茶的本领更为重视。
人生如茶,苦尽甘来。
林子豪 龙游县凯马国际学校 高一{2}班 指导老师:张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