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01 纵你不言,清风自来 沈昕妤
纵你不言,清风自来
春起风,夏落雨,秋结露,冬飘雪,尘埃深处,暗香浮动。
——题记
漫步于青史纸墨,草自青,花仍香。站在时光尽头拈花微笑的是陆羽。恍然想起第一次相遇,书卷的微凉缱绻着淡淡的情愫,沁着茶香,一丝丝,一缕缕荡到心湖,氤氲出点点朦胧。一次偶然天成的相遇,有一丝惬意,心底生出无限欢喜,时光定格在这一刻。尘埃深处,暗香浮动,我看到了一袭素衣的你。采茶,拣茶,蒸茶,煮水,泡茶,行如流水。你说,浮生若茶,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我似懂非懂,你淡然一笑。
“白云风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采茶要在旭日未升前完成,待晨色微熹茶芽膏腴便会消瘦。那时,采茶的姑娘们是幸运的,遥望茶山云雾缭绕,两袖生风,茶香令人神往。
茶者,南方佳木也。本是一片平凡的叶子,在平凡的岁月里平凡地生长着,因着与人类邂逅而婉转绽放,如空谷幽兰。西湖龙井是一位大家闺秀,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翠绿的叶儿扁平挺秀,泡在玻璃杯中,香清味醇,好比出水芙蓉。洞庭的碧螺春则是高傲的,香气持久,银绿隐翠,鲜爽生津。清澈不湍的山泉则孕育了如隐士般的黄山毛峰,清香高远,汤色澄澈。庐山云雾,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洞顶乌龙茶… …茶如人生,那片叶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时不自傲,失意时亦不自卑。佛语曰:一切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诗语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多少人事早已更换的面目全非。她还是那片平凡的叶子,不悲不喜,独自看风云变幻,自云淡风轻。
水为茶之母。“山水上,江水饮,井水下。”而谷帘泉的水是极好的,甘腴清冷,清澈透明,有甘甜之味,洁净之美。水是茶的灵魂,一涩,二甘,三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老,便不可食。清,活,甘,冽,水的重要性,一如煮茶时的水温。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缘边如泉涌连珠;三沸,腾波鼓浪。茶如人生,不过两种姿态,沉,浮;沉时淡然,浮时坦然。
器为茶之父。从土里土气到巧夺天工,千百年来可谓是千变万化。醇香的茶与精致的茶器相濡以沫,宛如一朵并蒂莲开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唐代的古朴还是宋代的绮丽,不管是细腻精致的瓷,还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她从风行天下到反璞归真,从岁月深处跋涉而来。几经沉浮,依旧长盛不衰,不卑不亢。
中国茶道始于何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但是茶之一道始于中国确实无人可争辩。但其中的境界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踪,知名茶文化家张万绪说:“不可否认,现在国内对茶道,茶艺的宣传远远不够。使很多国人认为茶道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中国茶道的底蕴很厚重。一把老茶壶,一杯茶汤,掂在手里。细细品味,百般滋味都融入其中。”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理应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融入血液,代代相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古老智慧的民族会随着东方巨龙的腾飞向世人宣告: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衰落,但我们从不放弃。
时光无常,上下求索,半盏清茶,观沉浮人生。
姓名:沈昕妤
学校:天台苍山中学
年级:高三
班级:高三(4)
指导老师:王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