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东方之美(孔德馨)
东方之美
永不凋零的花朵朵绽放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劲挺的线条完美地衬托出东方人的自信与优雅,吟奏出幽幽飒飒的凄美,它是东方,它是根。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就作为东方之美风靡世界。它是忘川之上,是暮霭的湖水,是忍冬花的独白,是一只青雀飞过屋檐,不需要过多的姿态,自是一场惊鸿。它是人由内而外所渗透的精与魂,深埋于心的根。文人雅客,才女贤淑,无不以穿旗袍为美。烟云仙子陆小曼一袭火红旗袍,如血红的毒蜘蛛噬住了徐志摩的心,使徐志摩不顾周遭反对,不顾吸毒花费,决然迎娶陆小曼。而流浪作家三毛在读大学时,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学业繁忙之余偶然看见百货商场在招东方侍员,一下想到的便是旗袍,横着心跑去租了一件紫红的旗袍,结果被录用,由此可见,旗袍作为东方之美的代表,世界通行。
犹记海上才女张爱玲,她大约是那个时代穿旗袍的代表了。她是很有讲究的,若裹件磁青薄绸旗袍,宛如淡墨丹青,便是带着几分自恋的清新女郎,但素日她更喜欢穿艳色的旗袍,越鲜丽越张扬越好。她最美的一张照片,便是穿着大红旗袍的,碎金朵子镶嵌在衣领边角,白皙的脸蛋,高昂起来,像一只浴火的凤凰,孤傲而张扬,有种艳到极致的悲哀与凄美。她整个人便是一朵浓墨重彩的红牡丹,花中之王,如今虽然她已香消玉殒,但那昂着的美与昂着的旗袍所迸发的强大的生命力还恒久不散,永不凋零,她的过往随一件朱红色的袍随风飘扬。
短裙是刺激的鸡尾酒,危险而暴露。而旗袍,是一瓢桃花酿,入口微凉,然甜香生津,回味良久。它从小脚到脚踝,隐忍而内敛,是一朵未语含羞的花,深沉不语,但沉默却造就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促人探究,这件旗袍下是怎样的一个灵魂?轻薄而又古典的旗袍,只适合清瘦或恰到好处的身材,是一种孤高清冷的姿态,胖的女子只能舍其清隽之美。每一件旗袍,都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颗种子,它们被深埋进泥土,等待寻求与其灵魂密度一致的女子,然后和她一起,开到生命的终结。
旗袍真正地走向世界,走向经典的,还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后,人们对其的改良与发展。彼时的国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时尚界正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时代——先锋女郎。国外的交流通商,给东方旗袍带来了新的审美与材质,旗袍开始收腰、收领、改袖,以此完美地衬托出着装者的线条之美。在旧中国时期,中国尚未有时装出现,这种与世界交流过的改良版东方旗袍,将女性从旧的观点与审美中解脱出来,启迪女性从旧中国那个动乱的年代废墟中站立起来,追求真正的美感。
直至今日,大街小巷也能看见身着旗袍的知性女士。旗袍,并非处于远不可触摸的民国时代,它早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沉淀在骨髓血脉里,与精与神一起生根发芽,演绎东方之美。
每一件旗袍,都有它的根,它的魂,凸显出东方人不灭的骄傲与凄美。正如张氏所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作者姓名:孔德馨
学校:浙江省瑞安市第十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801
指导老师: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