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叶落归根+陈柔
叶落归根
中华泱泱五千年孕育出了不朽的文明。中国的传统文明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穿的汉服,拉的二胡;还有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等等。中华文明与平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似高贵却又平凡。
或许有不少人为汉服神魂颠倒,或许有不少人对唐诗宋词如痴如醉,或许有不少人对茶文化饶有兴趣,而我则对中药情有独钟。
中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从神农尝百草到《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从明代的《本草纲目》到现在《中华本草》的编撰,从煎煮中药到如今的泡中药、含中药。尽管中药文化如今面临着时代的变迁与西药的入侵,但它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适应新时代,历久弥新。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绝大多数人在生病的时候第一选择都是西药,以为治疗效果和方法远好于中药。殊不知,传统中医注重整体分析,讲究望闻问切,善于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而非治标不治本。再者,中药对身体产生的伤害也远比西药小得多。是药三分毒,西药所使用的抗生素,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治好疾病,但长久以往,细菌、病毒也会对此免疫。前段时间的超级细菌不正是如此吗?相较于西医的“急功近利”,中药的药效是缓和的。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指的是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是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蔽之,就是用“毒药”。
**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我看来,中药文化即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根。一个人若失了初心,就好像进入了迷宫,迷失了自我,再找不到来时的路和要去的方向;一个民族若丢了根,就仿佛陷入黑暗,丢失了方向,再辩不清哪有光明、哪有未来,只能任其野蛮生长。一棵千年古树,倘若埋在土壤中的根已经烂了,还能继续生长吗?或许表面上依旧光鲜亮丽,但毫无疑问,等待它的最终结果只能死亡,即使枝叶依然翠绿,即使花朵依然盛开……
根,是中药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味药,许多草的根都可以入药。根,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了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把中药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它、发展它。叶落归根,即使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也不能忘却根的存在与意义。
陈柔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0)班指导老师: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