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一题】茶缘

作者:温沐朵 投稿时间:2018-11-15 19:25:47

茶缘

  一盏淳香,一盅清冽,一席茶事,一份和气。——题记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喜欢上了品茶;只要一有时间,便往街角那小小的茶庄里跑去。连带着的,我也逐渐喜欢上了茶文化。

  每逢周末,父母便会带着我与他们的老茶友聚会:古色古香的房间中,温暖的阳光懒懒的打在紫砂壶上,使得它在红木的桌面上留下了一小片淡淡的阴影;满室浓郁的茶香充斥着人们的味觉与大脑。翻杯、温杯、倒茶、敬茶……优雅的茶道礼仪都在这个午后的时光里不急不缓且悄无声息的上演着。

“和”

  坐正身子,伸出右手三指轻扣在杯腰处,左手轻托,一杯清茶便已来到面前。鼻尖微嗅,一股茗茶特有的香洌便涌入鼻间;细细一品,茶叶的馨香醇厚中融入了泉水的清冽与甜美,甚至还有一份杯沿的丝滑口感。

  不得不说,这茶叶与泉水、茶具的“和”,便由这一小杯淳香的茗茶,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那茶盒里上好的茶叶,必然是经过了一道又一道繁琐又复杂的工序才得以出世:晾青、杀青、揉捻、闷堆、发酵、干燥……这一道道的工序使原本个头饱满,自信张扬的新叶们遭受了一场又一场艰难的砺练。而这场砺练的最后,他们收敛了自己的醇厚浓香,释放着自己的淡雅甘苦。躺在茶盒里,静静地、耐性地等待着那道能够冲破自己封印的时机到来。

  那水壶里清甜的山泉,由一道道工序净化,搬运;最后再经过煤火的烧灼,进入到那光洁透亮的玻璃容器里,上方四散飞扬的蒸汽表达出了它的兴奋——下一次的飞跃,即将到来。

  而那桌上静静放着的紫砂壶。此刻,也一定做好准备了吧。准备好将那甘苦的茶叶和那炽热的山泉一起融入腹中了吧。

  炽热的泉水缓慢的灌溉在微蜷着的茶叶上,使那道束缚了淳香的封印逐渐消散。最终,茶香与水甜互相融合,互相呼应。成就出一杯让人唇齿留香,赞不绝口的茗茶。

  如此这般,便是茶“和”了吧。

“和”

  “请——”

  “您也请——”

  闻声望去,原来是两位叔叔在互相敬茶。含笑的面容和优雅的姿态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对方是在讲客气,而是真正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一席茶事,一杯茗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放松;还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隔阂斩断。亲人与亲人,朋友与朋友,陌生人与陌生人;都在这个午后,共聚这一方茶室,共渡这一段时光。都由这一席茶事,这一杯茗茶,畅聊彼此的故事,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想,这大概,便是人“和”了吧。

文化“和”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过许许多多的中华文化。有的文化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散,而有的文化却会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进行精炼、融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系列传统文化。

  而其中,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便为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就如茶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般,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即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某一个方面进行了体现,又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多彩。

  而今,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文化受到了现代人的喜爱与推崇,这使人们拥有了更多学习与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加被人们所牢记,所保留。

这,可能便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了吧。

“以茶为缘,以和为贵”

  “和”,则能成就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茗;否则,就只有甘苦的茶叶与无味的白水。

  “和”,则能家睦;家睦,则能国兴;国兴,则能民安。

  文化“和”,则能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和”,既是茶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人所熟知且了解的根源。“和”,作为古人最为推崇的思想理念,也应在现在的二十一世纪受到宣传与发扬。

  于是,在这个温暖的午后,在这个芳香漫溢的茶室中;一杯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茗茶便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和”。

  那么,您请——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