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2题】新瓶装陈酒之我见(张彧畅)

作者:风生水起 投稿时间:2018-11-15 17:14:5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今,距一部论语治天下”的年代已过去3000有余,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吹尽千沙始到金”的典籍,在说唱艺人的评书笑弹中,在戏曲伶人的唱念做打中,在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中,在史官书吏的正本记载中,默默薪火,代代传承。于是今天的我们得以阅读、了解甚而喜爱、践行这些被称为传统文化的经典。

然而,岁月的沉淀假使留下的只是一成不变的内容,又怎能获得不同朝代不同年龄的百姓的喜爱,怎能在普通民众间年复一年的流传?其实,一代又一代的传播者们在传承过程中通俗了语言,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剧情,使得这些流传的经典既有传颂于庙堂的阳春白雪,也有歌唱于民间的耳熟能详,既有《史记》、《资治通鉴》的恢弘大气,也有《诗经》、《山海经》的诙谐幽默。

到了近现代,影像传媒的兴起,传统经典的传播有了更方便、更精美和更快捷的方式,那个时候的社会,整体尚处于现代文明的启蒙阶段,人们的思想本身就是在传统与启智的过程之初,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依然沿用了传统的方式,但用了新兴的媒介方式,已经使更多的普通民众接触到了上述的经典与传承。

时至今日,更多的传播手段,微信、QQ、客户端;更炫的科技含量,3D,VR,全息;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小说、戏剧、电视、电影;更放松的讲述方式,正剧,喜剧,戏说,访谈,综艺……让我们这一代少年在初学国学经典的时候有了非常多的选择。这些个不同形式的传播让我们看到不同层次、文化水平、艺术追求的人们对《论语》等经典的不同讲述。同一著作的不同翻拍,时间轴越近的版本可能越贴近当下的我们的欣赏习惯;不同程度的戏说,可以吸引不同层次观众,让年少的我们在欢乐中去追寻历史的真相,让普通的百姓能够轻轻松松“读完”原本生涩难懂的古文,并在多重熏陶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许手捧名著,眼观银幕上的金戈铁马,这让我们在文字的二维世界上又多了一层现实三维的认知,这是新颖的,也是易于理解的,也更方便大家来塑造自己心中的经典。诚如:“一万个人心中自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是的,一万人心中也有一万部国学经典。

至于传播过程中的良莠不齐、过分戏说,我认为“事无圆满,人无完人”,我们在学习经典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鉴赏和分辨能力提升的过程,对于纯碎的戏说在针对青少年市场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以明确标注“非历史现实”的声明,而成为吸引我们探索历史真相的药引也未尝不可。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新瓶陈酒,皆我等之乐也。

 

            张彧畅,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七(四)班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