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题2题】何为追求(叶子萦)

作者:叶子萦 投稿时间:2018-11-15 17:13:28

何为追求

请你想想,从什么时候起,一句句处世至理被当作娱戏搬上了电视,一篇篇瑰丽文汇被断章取义另作他用。多少人不知其意便随口说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真的是我们以往所渴求的所谓传承历史吗?我想不是的。

在千百年前,《论语》是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必读书目,是儒家思想最经典的体现。现今,《论语》虽已普及到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小儿总能磕绊着说上一句的地步,但其深远的内涵又有几人真正理解。热播的电视剧若是出现几句含着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台词便被大肆吹捧,张冠李戴的扣上引据经典的高帽,惹得各大制作方争相效仿,即使临时修改也要强搬硬套东施效颦。无可否认,这样的策略确实达到了提高收视率的目的;我不由自问,中华传承几千年的论语著作就这样被当成广告词了吗?曾几何时,我们为孔子那句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而连声赞叹。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

再品味那些惊艳岁月的文句,却跟风宣扬着被改编过的新兴词汇,甚至于已经彻底忘却了大儒们呕心沥血而作的书籍中,饱含着怎样深切的处世之道。

这样的社会状况难道不该制止吗?我们就任由这些经典一步步由殿堂跌落尘埃吗?不止是书,所有的传统文化都不应该被忽视。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先人们摸索追求的东西犹如璀璨夺目的星月,无一不在散发着魅力与光彩。我们并不排斥娱乐与传统的结合,如同电视剧一般:文言情味的台词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若言不及义,便总是少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意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我们现在追求的并非是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教育,而是现代科技文明与前人智慧结晶的交融,是传统自然地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抑制了这股风气,我坚信,有朝一日必会有科技与传统碰撞的火花照亮整个中国。

 

作者姓名:叶子萦

学校:浙江省开化县第二初级中学

年级:九年级 

班级: 9

指导老师:郑月娟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