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茶的人生+吴欣茹
茶的人生
我家素爱喝茶。
茶作为一种饮品,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神农开始,到唐代兴盛,直至现在也备受人们喜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大物博,所出产的茶也不胜枚举。洞庭湖的碧螺春、西湖的龙井、安徽的毛峰、云南的普洱……,我虽没都品味过,但它们的名声我也略有耳闻的,茶的品种有很多: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还有各类花茶……..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典型代表,我对茶的见解不是很深,这里就不再多说了。茶作为每一个家庭的必备品,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接待客人,是它最常见的本领。在《俗世奇人》好嘴杨巴一篇中,用来接待李中堂李鸿章的不就是它吗?不仅如此,G20峰会上接见各国最高领导人的也不过就是一杯热腾腾的茶。现茶的重要,普通人民百姓,当有客人登门拜访时,最先要做的就是沏茶,以表尊敬。当然,在人们平常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茶的踪影。在上班族休息时,一群人聚在一块喝茶谈趣,甚是悠闲。下午时光,在公园的石桌周围总能看见三五黄发老人端着茶杯在阳光下各自倾诉家常琐事。这是茶的另一个作用:消遣时光、愉悦身心。不过,现在的人喝茶还看重它另外一点,就是能够调养生息,陶冶情操。酷暑之时,喝杯清茶解热降火;寒冷之际,喝一碗热茶驱寒保暖。科学研究表明,多喝茶有益于抗癌,这就使茶的使用价值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我家的茶自然也有接客之用,但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供我们一家人品味。我说的品味并没有像文人雅士那样如此高尚,而在品味人生。我家爱喝粗茶。这 的粗只是相对精细而言的。身为一个浙江人,怎能不了解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茶呢。龙井茶讲究的是鲜嫩,它的采摘法则是“一叶一芯”,也就是刚出芽的那点牙尖,而且它在炒制的过程中不需要发酵,因此龙井茶品起来是清香甜美的,沁人心脾的,这也是龙井茶得名的一个原因。可我家不是特别喜爱,因此这茶不适合我们家,这仅仅是对我们家而言。粗茶的做工虽没有龙井茶那样精细,但茶韵是颇浓的。它不需要像龙井茶那样每一棵茶叶都得按同样的规格,只要是茶叶便都揽过来,因而粗茶的产量是远大于龙井茶的。也正是因为它的“粗制滥造”,它所泡出来的茶水总是那么地浓烈。它所呈现的颜色不是金灿灿的颜色不是透明的,而浓绿的;它所散发的香味也不是清香扑鼻的,而是浓郁的,符合现在人们的口味,但我爱十分喜欢,尤其是我的父母。这大概与他们所经历的事有关吧!两人都出生于社会动荡的年代——文革时期,当然,他们的家庭也受到牵连。况且,那时的中国也是处于刚起步时期,经济并不很发达。所以,在当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也是常事。连吃穿都成了问题就更别说是学业了,因而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听母亲回忆道,冬天,小时候,和家里人一起做馒头,做得满手生冻疮,可是没办法,还是得做。从描述中可以听出母亲的无奈。现在虽已是小康,但那段岁月留给父母的痕迹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看着父母那两双长满老茧的手,就知道他们的艰辛。也正是因为这段岁月,让他们对粗茶的感情更加深厚。
他们的人生,正如茶的人生。初尝时是苦涩的,但那苦味遗留在嘴中因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愈来愈甜,茶的人生是先苦后甜,他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吴欣茹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0)班指导老师: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