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号】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姜煜铖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秦国统一,历代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耀,使龙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今天,自诩为龙的传人的我们,更是把龙文化发扬到了更高的境界。 现在,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在古人心目中,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不易见到。虽然神秘莫测、变化多端的龙难得一见,但自古以来人们对龙的形象描述得很清楚。汉代学者王充指出,龙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三部分长度都相等。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也形成了我们现代对龙的认知。
由于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态上变化多端,与传说中的龙相似,所以古人将山和水都比喻作龙,把山脉直呼作"龙脉",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龙"。这样,龙就成为山和水的象征。同时,各种龙的塑像和图案也大量出现在宫殿衙署、大户人家乃至寻常百姓家中。如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太和殿的龙椅、龙柱等,这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现代也有关于龙的故事,如新中国龙化石、1934年营川坠龙事件、1944年松花江陈家围子村坠龙事件、2000年昌乐黑山子村坠龙等,这些传说使得龙是否存在的话题具有很大的争论空间。但无论龙是否存在,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如端午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但为什么端午要赛龙舟呢?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于是就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从此,赛龙舟的习俗便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由此可见,龙文化不仅对中国有影响,更影响到了欧亚大陆上的部分国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所学知识将外来先进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这条“中国龙”更有活力。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龙”的腾飞,实现中国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遨游苍穹吧,“中国龙”!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姜煜铖 九(13)班
指导老师:钟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