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2】 文明就在身边 邱佳怡
文明就在身边
邱佳怡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文明似乎被尘封在某一个角落。依稀记得“中国式过马路”事件,人们忘记了文明,忘记什么是文明,忘记文明的意义,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文明”,争做文明人,其实它一直在我们身边。
文明见于生活日常处,中国饮食文化中,筷子是每一个中国人吃饭的必备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等材料制成,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其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是人性基础,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人们通过这双筷子感知生活的苦味酸甜,如同用筷子去夹取百种滋味的食物。筷子使用时,一根动,一根不动,才夹得稳;两根都动或不动,也就不一定夹得起食物。讲究配合和协调,蕴含阴阳互动的思想。一头方一头圆,方代表地,圆代表天,即天圆地方。
小小的一双筷子就已经蕴含了许多含义,其发展也是经过漫长的演变,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冲刷。现在筷子早已是中国人生活的不可或缺之物,中餐的象征。而很多人不会正确使用筷子,这就包括我。小时候爷爷耐心地教我正确使用的方法,那时总觉得那只筷子膈应手,在爷爷离去后,我已经忘记当初的教诲,忘记如何正确使用,也经常夹掉食物。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本关于餐桌礼仪的书时,我才懂得那句话的深意——“你现在不懂,人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一些东西,而我希望这个能成为习惯,你能做一个会用筷子的中国人!”
中西文明相互碰撞,人们会受到很多东西影响,逐渐被这大千世界的繁华而迷了眼。而文明的跟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中,长在我们的脊柱上。传统早已沉淀在我们的血液中,即使被无情的时光冲刷也依旧铭记在我们一代的心中。古时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等故事,文明见于生活细节之处,文明就像水,在细微的地方也能照进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等传统美德的种子早就扎根在我们心中,融于我们的血液,不可分离。
文明如日出万丈光芒,照亮世界所有的黑暗;文明如大海汹涌澎拜,奔放跃动而鲜活。文明一直就在身边,即使小到你的一个善举。列宁在一次经过一个狭窄的过道时,走了几步路,发现前面有一个手拿重物的女工,女工看到了他,往后走,为列宁让路,列宁叫住她,说到:“你拿着东西走了一半的路,而我刚来,本就理应我让路。”伟人不因自己的丰功伟绩而自负,能做到文明小事,而这就是伟人之所以伟大之处吧。
我们没有伟人那样高大,也不会如“蛮人”那样无知,良好的教育让我们懂文明,但请我们举止文明,从生活小事着手,哪怕只是做帮老人过马路,公交车的让座等小事。文明是知,更是行,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未曾远去,别让我们差了那一步。
邱佳怡 天台苍山中学 高三(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