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迷茫处,乡音犹在——文明有感(阙雯楠)

作者:阙雯楠 投稿时间:2018-11-15 19:54:03

 


昨夜坐跨县车回家,一路感慨良多,竟激起了心中的明月清泉。
   浙西山区,绵延的看不到尽头的绿,冗长到看不了结尾的山,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江南水乡的温柔和西北群山的刚健在这里激荡起涟漪,文明就像是一颗投入水中的青莲,水面回应的一圈圈莲纹交织,再难舍难分。
远景好一处悠然做派,小桥流水中走出的却不是才子佳人,或更是老者,陋衣帽,一张小板凳,撑起的是天尽头那片漂浮不定的云,那颗七零八落的心。
   钱锺书和沈从文都写过人生之车,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终归是自己走远。杨绛先生倒写过一艘生死之船,不能问来路,不能问归途,一个人目送了所有人的背影,投下的苍凉伞般撑开了那苇小船,撑了此岸彼岸。
   我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死离别,想的多是帛般前途,书生意气,直到乡音来袭,大音惜声,石头砸了地,如同莲雾滚落阳光。
   最先忆起的却是外公的暗,一种大地与庄稼铺成的黄昏气息,蹲在墙角处,与周围的黑暗交融成一团烟雾,模糊糊里,再轻轻地浮出他的酒窝来,笑意盈盈,也当年少。青瓦白砖,千回百转,从故墙中走出的老人在等待他的儿女,他的儿女们在墙的另一头,走得好像云,却终归会在哪个时刻突然回头,天地相隔,寂然,湿了眼眶。
   青丘白水,分开了一道道湾,湾里斑驳的墙上,分开了怀久的故事,曲终散尽,久到青瓦也失了颜色,然,乡音犹在。
   我想用最夸张的语言问“你也是这个这个村的吗”;想用最满足的语言回答“你记得谁谁谁吗,住在村角桥边的哪一个,他是我外公”,冷漠的表情终于可以展出最真诚的微笑,那是孩童时才有的微笑,从花海走向荆棘,戴上了茧硬,少了表情,终在一瞬间闻到花香,有了归属。
   一湾一方言,曾几何时,方言就是唯一的语言,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百味,产生于人,寄托乡音,就像窖藏的老酒,一代代传承于骨血,于是又想到了文明,它产生于人们内心最柔软的的地方,一个手染鲜血的恶人如果在回忆起他的母亲时还能发出会心的微笑,那么他至少还有文明的基因,如果他想到自己的故乡时还能关心乡亲,文明的积浞已经显露。当他想到的是全人类的命运时,那就有可能成为一代伟人。
   我们总是在一些期待中走出,再把期待传承,我们总是在帮助中回望,内留清泉明月,在这相互的关系中,生出了孝、义,于是生出了文明的大厦。



作者:阙雯楠

学校:浙江省龙游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14

指导老师:刘彦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