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龙舟中华人文(晏欣怡)
【初中组第1题】
龙舟·中华·人文
晏欣怡
那是我第一次看龙舟,当时的我只有5岁,在大人的牵引下来到江边.浑黄的江水低吼着,奔向远方,翻涌着的浪花拍打着江岸,白色的泡沫撞上坚硬的岸石,破碎。几条龙舟,在江水中起伏,小小的我不竟有些担心,似乎一个浪来,这龙舟便要沉了。然而,它们还是那么的沉稳,荡漾地漂浮在江面上。
赛龙舟的桨手和观看的人群陆续到场了,一片壮观。人们的脸上除了喜悦的笑容,似乎还想到了什么,欢欣热烈中平添着一种敬意。数千年前,一位郁郁不得志的爱国之士,在汩罗江边,追随他心爱的祖国,远去了,留下深沉而炽热的爱国之情,永世长存。
铿锵高昂的民乐声骤起,方才荡漾不动的龙舟,转眼间便飞出了很远。船上的桨手肌肉紧绷,似与龙舟合为一体,鼓点如雷,龙舟如剑,人群如海,船桨如风,水花顺着船桨,沿着龙舟光芒飞溅。唐朝诗人张建封有诗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红旗、绿丝带、金黄的龙舟、桔黄的龙头,与浑黄的江水,雪白的浪花,一同奔腾着冲向远方。
乐声渐息,欢胜的呐喊声又响彻了全场,年仅5岁的我,却感受到了江面上的一种气场,化成一条巨龙,直冲云霄……
一转眼,时光飞逝,我从一个懞憧幼知的小女孩,成长为了一名初中生。七八年过去了,我再也不用“热闹”“有趣”等词来形容龙舟赛了,我终于明白,当年那直冲云霄的“巨龙”,其实是千年传载、深沉浓烈的爱国情怀!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却万古流传,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们奋斗不息!
重回汩罗江边,听江声依旧,水波依旧,两岸边竖立起了一幢幢的高楼,龙舟赛事并没有举办,来来往往的路人神情似乎透着些许的焦燥和匆忙。汩罗江浑黄的江水流淌了千年,走进它,内心的浮燥似被抚平。莫名间,心中突然升起对屈原、对龙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悲伤与怜惜,现在的人们奔波忙碌,有多少还记得那深沉悲壮的爱国情怀,现代的都市灯红酒绿,多少的红男绿女染着糟杂的黄发,哼着嘈杂的外文歌曲,空流汩罗江水无声的悲叹!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的灵魂,作为新时期的芬芳少年,更不能遗失了历代先辈们的精髓情怀!古有屈原与楚国共存亡,近有抗日志士为驱除鞑虏抛头颅洒热血,这许许多多深沉如大海一般的炽热情怀,每每想起,便令我热泪盈眶。
正遐想之际,一阵异样的呐喊声从江面传来,是赛龙舟的声响!蓦然,似曾相识的龙舟,游客打扮的桨手划着它,依旧是红旗、绿丝带、金黄的龙舟、吉黄的龙头,虽然只有一条,虽然少了那排山倒海的鼓点,却也有着独特的风情,成了江面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流淌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时光虽如白驹过隙,然而,龙舟激情必将载着我们华夏少年的爱国情怀,厚积薄发,在汩罗江上永远的澎湃向前!
晏欣怡,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2)班,指导老师顾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