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2 百家新气象 周芃茁
社会向前发展,文化大步迈进,大数据时代,回望过去,一股新的“热潮”涌入繁杂的世界。使我们享受,使我们感叹,使我们深思,使我们去细细回味着善与恶,宁静和繁华,冲突与和平。这究竟是“热潮”的魅力,亦或是浮躁的现实里人类疼痛的发现。为此我探寻者这股热潮——传统文化热的是与非。
广泛的来看,这股“热”被国家重视,被城市标注,被社会赞扬。有不少名人学者发表观点大谈人生。与、予迷茫的人们方向,予身处阴暗的世界带来光明。而更多年轻人则通过社交平台、电视、电影、漫画了解到诸如“佛系”“古风”等等此类各路网友总结的精辟词汇。更有的效仿起古人的汉服唐装,可见这种“热”正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正热。
说了表现,言归正传,还要说回对此热度的看法。总而言之,我并不看好社会上如此盛行的“传统文化”。原因有三:一、社会发展迅速,时代变化压抑着人们。但通过此类推崇传统文化人们似乎得到了发现。这种发现反而冲突了人们的生活。追剧、追根,甚至形成攀比的局面。我们去流行这一种被时代所淘汰过的文化。根本原因是因为多数人为逃避现实里的浮华所认可的东西。就像多年前“崇洋媚外”一样。可以说这种流行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绑架”。二、这种热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偏见,人们只是在多数人绑架下看见被美化的“传统文化”,对它痴迷,不容许“传统”有污点,被诟病。但历史中的传统,不仅有“百家争鸣”,“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蔟蝶裙”更多专治时的腐败,例如再读“夜久语声绝,如间泣幽咽”。我们只感诗词歌赋的音韵之美,不感安史之乱时动荡的局面。这种偏见是恐怖的,也是无知的表现。三、不利于未来社会总体发展。人类总要向着未来与崭新的明天迈进,社会已然是现代化社会,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梦是什么?梦是得靠血与汗拼搏来的。谁不想做一个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佛系少年。但如果,人不努力靠什么存于世中。
最后,我想表达我其实也爱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文化承载着历史,历史传承了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一种高雅的表现。无数诗词是多么美好的文化载体,我宁愿这种文化深藏高雅之人心中,也不愿此类文化流行于粗鄙之人口中。我温情希冀能有一天,高雅之士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得以在文人雅士中得到真正价值实现。
周芃茁 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 八年级 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