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笔下世界》王睿琪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2)班 王睿琪 指导老师:吴惠芳
在整理杂物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小时候画的国画。它们杂乱地堆成一叠,纸张上有了好几条深深的折痕,边边角角都破烂了,像麻袋边,有些已经泛黄、甚至发霉。不知道的人也许早就把它们丢进垃圾桶了吧。
我小心翼翼地掀开一页页轻薄又脆弱的宣纸,看到上面的画,忍不住一笑—我画得小鸡不像小鸡,麻雀不像麻雀,所有的鸟类不论什么品种都是一块晕开的黑墨,只能看清它们的小爪子。还有人物,眼口鼻都是糊的,大晚上都可以用来吓人了……总之画得都很幼稚,真有点对不起以前的老师了。
第一次接触国画,就是因为这位老师。那时,一走进他教画画的教室,就被满墙满黑板的国画给吸引了。包围在国画的世界里,能看到雨后新荷才露尖尖角;能看到一群鸟雀欢乐地觅食;甚至能听到幽静山谷中潺潺的泉水声,寥廓天空下悠扬的短笛声;能嗅到雪中红梅的清香,盘中大闸蟹冒着白白水汽的香味;能触摸到白鹅光滑的羽毛;也能与文人谈诗论画……这里仿佛什么都有,栩栩如生,我的五官能直接感受到国画的魅力。
我的国画之旅从此开启,每周的最后一天,我必定准时出现在那个神奇的教室。从握笔开始,到学写书法,一撇一捺,一停一顿,一字一句,毛笔施展着它的魔法,笔峰一转,从练字跳转到画画,技巧全展现在线条里。写字如画画,画画如写字,我仔细斟酌品味着其中的奥妙,沉浸在如何变换着绕动手腕,创造自己的新世界。我的老师,到现在还是我最喜爱的老师,不仅教我们方法,还是一位“导游”,带领我们到处“乱逛”。当他讲到颜真卿的书法,眼睛像星星一样熠熠闪光,讲起来滔滔不绝,却一点也不乏味,引得我们时而大笑,时而深思;他推荐我们哪本字帖好,哪里能买到好纸好笔,还送了我们一人一支毛笔;画国画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是对半的,我们总是在玩,他也和我们一起,还带了他儿子的漫画书与我们分享……一周周过去,我们体会着国画的快乐与温暖。
我盯着手中的几幅画,是画得不好,但其中却藏着多少欢乐的秘密。那段有些模糊又闪着光辉的记忆,像珍珠一般可贵:跑出教室到别人家里用打出的井水洗笔,冬天里暖阳下晒着我快握不住毛笔的长冻疮的手,老师拉着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朴素平和的话语,以及不住的赞扬明明笨拙的画……
什么时候我从这样的梦境般的生活中脱离了?
看着画中时而苍劲干枯,时而柔和和湿润的线条,在泛黄的宣纸上蜿蜒、交错、扭曲、盘绕地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我的视线。我脑海中仿佛又浮现出一群小朋友围着一支跳动的笔杆,目不转睛地看正渐生动起来的画,老师坐在中间,带着亲切温和的笑。
老师送的那支毛笔早已找不到了,但它却在我心中画出一条线,连接过去和现在。国画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也成了我追忆那段快乐时光的载体,有时传承文化不仅是因为有种特殊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还是因为热爱、怀念。正是这些复杂的情感,如同一根根细绳维系着传统文化从不断绝。
我放好画,翻翻找找,铺好纸,拿起笔,蘸满墨,想再一次去体会国画中的快乐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