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发扬传统文化,从影视电视剧做起

作者:陈锦鸿 投稿时间:2018-11-15 12:00:40

自上个世纪初诞生以来,影视行业似乎就担负着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责任。将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视野,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着开掘、运用,早已成为影视作品最为常见的一种创作来源。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受众的理解和认识。

1980年的山东版《水浒传》、1986年版的央视版《西游记》、1987年版的《红楼梦》、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是四部在中国大陆首映的能代表古老中国文化传统的名著古装电视剧。现在看来,类似于这些播放后就能自然深入民心的,根据传统名著改编而又忠于原味的电视剧在中国已是空前绝后了。这四部剧中的演员(尤其是前两部)不论是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的言行举止多少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韵味,他们演古人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惟恐不能演绎出名著中所蕴涵的古人的全貌,让观众看了以后感到仿佛回到那个年代似的,这对观众深刻解读名著是很有帮助的,他们可以说是把自己真正置身于中国古代的一群古装剧演员。

可是现在在影视创作中却出现了许许多多背离历史真相、抄袭模仿、脱离原著的现象,也许影视效果虽然好,但却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义,成为单纯附属大众娱乐品。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可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却完全纂改了历史真相。尽管内容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人物形象丰满,引人入胜。例如,寻名主以匡扶天下的杨修,念旧主也护新主的荀彧,为救父几次涉险、为君主鞠躬尽瘁的司马懿,当然还有大宴铜雀台豪情尽显、痛失爱子伤心欲绝的曹操……可是这些却一点也不符合史实,就算它故事情节再引人入胜,却注定缺少更深层次的艺术思想和社会价值。

事实证明,当下的影视剧制作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脱离历史的穿越剧、急功近利的模仿剧、同质化严重的改编剧还时不时出现在广大观众眼前的情况下,影视剧业作为传播力度最广、受众最大的文化传播载体,还是应该真正担负起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可以“在路上”,但不能裹足不前,更不能南辕北辙。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当下的影视剧创作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中国功夫、太极、唐装、诗词领衔的中国元素,唢呐、二胡、古筝、琵琶的天籁之音,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丰富的东方文化盛宴。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更是能够延续其强大的作品生命力。在当今,历史电视剧就需要一个很大的改革。将当今的历史电视剧脱离背离历史真相、抄袭模仿、脱离原著的歧路上,把历史电视剧原有的初衷发挥出来,在尊重、敬畏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并多传扬善的方面,对于恶的方面则要批评,但要点到为止,不能多加渲染,某些电视剧以此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发扬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利用,将它发扬光大,是当今历史电视剧的主要的改进方面。

                                                                                            舟山市定海七中

                                                                                            七(5)班  陈锦鸿

                                                                                            指导老师:王佳惠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