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题1】龙图腾 张琼予
龙图腾
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
——题记
我静静地看着它,在博物馆暗黄的灯光下,盘在石柱上的龙身像是釉了一层凝重的光华。石柱上细刻着的牡丹花海的背景纹样,它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在一朵朵牡丹花中若隐若现。虽然是雕刻在石柱上,它鳞爪飞扬的气势仍然栩栩如生。细看,它的每一片鳞甲上都有着精致的纹路,即使隔着玻璃我也可以想象出那一种如玉一般细腻却又浑厚的质感。
不禁浮想联翩。
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农耕民族中,龙是一种万能神力的象征、它集鹿角、龟眼、驼头、蛇颈、鱼鳞、虎掌为一身,拥有风雨雷电的力量,群山大河的雄姿。在这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创造了灿烂而悠久的文化,“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
图腾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我认为龙图腾与其它民族图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由许多不同的图腾揉合而成,是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面前的这条闪烁着琥珀一般沉着而美丽的光的盘龙使我对古人的艺术创造能力产生了新的敬佩。
不能不说,龙图腾有着游牧民族图腾的强悍,又充分表现了儒家道德文化,它那种让我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影响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影响了全世界,不知不觉中令我深深着迷了。这是多么奇妙啊!
倘若要问在新中国成立前,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甲午战争,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再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圆那百年的屈辱历史中,中华“龙”的精神又体现在哪里?
那么,我说:体现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途中。体现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中!
龙图腾的精神,就是勇不屈服、顽强斗。龙图腾的精神,就是互助互爱,团结一心。
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以说是再恰当没有了。”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而龙图腾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怪不得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尽管封建王权曾经借用了龙的形象两千年来增加威慑力,尽管《西游记》、《封神榜》等小说不厌其烦的为龙的形象去把龙神圣化,但我依然认为,龙就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标志。远古时期,有许多部落组成的联盟在黄河边感激着河水的恩赐,便以河水为蓝图,融合了各部落标志的巨大图腾便从河水中呼啸而出。龙,不是由某种动物演变,而是中华民族对于黄河的景仰。这种景仰成为了中国人血液的一部分。渐渐地,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谦、忍、强等种种美德也由龙来承载。中国也以大国温而不从,强而不欺,谦而不弱,信而不愚的君子形象立足于世界。改变中国龙的国家标志,无疑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背叛,对人文根基的一种颠覆。这不但不会让中国浴火重生,反而会使中国沦为当今世界文化上和平战争的最大失败者。
我静静地看着石柱上的盘龙,从那凝重的光华中,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仿佛,看到了一条巨龙,正盘旋高空,最终直窜云霄……
作者:张琼予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七中学 七年级6班
指导老师: 王佳慧